首页 . 理学 . 大气科学 . 中尺度气象学 . 对流动力学

下击暴流

/downburst/
条目作者钟玮

钟玮

最后更新 2023-06-01
浏览 261
最后更新 2023-06-01
浏览 26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对流风暴发展到成熟阶段后,雷暴云中的局部冷性强下沉气流。

英文名称
downburst
所属学科
大气科学

它接近或到达地面时会外流诱发直线型大风,水平影响范围从几十米到几百千米,诱发的最大地面风力可达15级。

按照下击暴流的强度和特征可分为五类:①中β尺度下击暴流。离地面100米处下沉气流达到1~10米/秒的量级,在地面附近能引起18米/秒大风,地面大风区从母体雷暴云下呈直线型向外流动,水平尺度为4~40千米,属于中β尺度范围。②微下击暴流。在中β尺度下击暴流影响范围内镶嵌有宽度在3~5千米小尺度辐散型气流,这些小尺度外流水平尺度为0.4~4千米,属于微α尺度范畴。这类下击暴流离地100米高度上的下沉气流达到10~100米/秒的量级,引起的地面风速达到22米/秒,由此引起的水平辐散气流达到10-1米/秒量级。③下击暴流爆发带。也称暴流带,是指微下击暴流中包含的水平尺度更小(<400米)的微β尺度下击暴流爆发带,伴有更强的极值风和更强的辐散,中心两侧分别具有强烈的气旋和反气旋环流,能够诱发强的垂直和水平风切变,对飞行和地面设施造成的危害极大。④下击暴流群。强风影响区域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β尺度下击暴流,其水平尺度为40~400千米。⑤下击暴流族。强烈发展的组织化强风暴系统产生的一连串的下击暴流群,整体影响范围达到千千米量级,属于中α尺度范畴。

一般认为,下击暴流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三个:①雷暴云顶的上冲和崩溃作用。雷暴云发展过程中其上升气流在其上升和上冲的过程中,从高层大气运动中获得了水平动量。随着上冲高度的增加,上升气流的动能变为势能(表现为重、冷的云顶)而被储存起来,以后,一旦云顶迅速崩溃,位能又重新变成下降的气流。②雹粒和大雨滴下落过程的拖曳作用;③雨滴的蒸发和雪粒子的融化形成的负浮力作用。

  • 陆汉城,杨国祥.中尺度天气原理和预报. 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 Fujita T T.Five scale of airflow associated with a series of downbursts on 16 July 1980.Mon. Wea. Rev.,1981,109(7):1438-1456.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