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外国文学 . 俄语文学

科尔扎温,N.M.

/Naum Moiseevich Korzhavin/
条目作者汪海霞

汪海霞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91
最后更新 2024-12-04
浏览 9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1925-10-14~2018-06-22

俄罗斯诗人、剧作家。

英文名称
Naum Moiseevich Korzhavin
原语种名称
Наум Моисеевич Коржавин
国籍
俄罗斯
出生日期
1925-10-14
去世日期
2018-06-22
出生地点
基辅
去世地点
美国达勒姆
代表作品
《岁月》《维护老生常谈的真理:关于诗歌形式》

生于基辅,卒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出身于犹太家庭。1953年从采矿技术学校毕业。从小就写诗,一开始模仿V.V.马雅可夫斯基,后来模仿A.S.普希金、A.A.阿赫玛托娃、A.A.勃洛克和B.L.帕斯捷尔纳克。1945年进入高尔基文学院。1947年因写了关于斯大林的诗而被捕。在监狱关了8个月后被流放到新西伯利亚州农村。1954年遇大赦而获得自由,返回莫斯科。1973年移居美国。

从194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3年出版了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合法的诗集《岁月》,收入了其20世纪40~60年代的诗作。其主题多为对当代人命运的思考、对卫国战争的思考和对艺术的思索。在“解冻”时期(1953~1958),经常写关于当代和经典诗作的评论文章。文章《维护老生常谈的真理:关于诗歌形式》(1961)引起了很大反响。文章认为诗歌形式不是作品的“外衣”,而是它的创作者的特殊心灵状态。科尔扎温从来不怕被政治化,总是在时代的各种潮流中寻求自己的道路。《走进史诗》(1952)贯穿着诗人与国家、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强烈感觉。在诗歌《纪念斯大林去世》(1953)中,诗人反对盲目崇拜。在《涅里的教堂》中,诗人提出上帝主题,从无神论走向基督教的爱的思想。在《启示录》(1968)中,强烈感觉到诗人与“自己的俄罗斯”的紧密联系。此外还著有长诗《确定》(1948),回忆录诗集《时代》(1976)、《纠结》(1981)、《寄往莫斯科的信》(1991)、《给予时间》(1992)、《在血腥时代的诱惑中》(1992~1996)等,还写过剧本和政论文。

科尔扎温的创作表现了在历史背景中一代人的命运,肯定内在自由、理智和道德责任的力量,洋溢着乐观主义气息。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