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东普鲁士马齐肯,卒于柏林。出身于一个啤酒酿造商家庭。14岁时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当过药剂师学徒和家庭教师。曾在柯尼斯堡大学与柏林攻读语言学、哲学和历史学。1882年被聘为自由主义的《德意志帝国日报》主编,后成为专业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臭名昭著的《告文明世界书》(又称《九十三人宣言》)上签名。
评论界一般认为,苏德尔曼是一度与G.豪普特曼齐名的德国自然主义戏剧家,戏剧主要批判资产阶级的道德和处世态度,虽然思想深度不够,却以对话精练和情节紧凑取胜。成名剧作《荣誉》(1890)反映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冲突。《所多玛城的末日》(1891)鞭挞了骄奢淫逸的柏林资产阶级社会。《故乡》(1893)写一位觉醒的女歌手与保守狭隘的社会环境的冲突。
小说继承德国现实主义传统,大多以东普鲁士和立陶宛的民间生活为题材。长篇小说《忧愁夫人》(1887)是一部“教育小说”,写一个农家之子的一生,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其他成功之作还有短篇小说集《立陶宛故事》(1917)、长篇小说《猫径》(1889)和《疯狂的教授》(1926)等。这些作品真实、深刻,情节富于戏剧性,人物塑造也相当生动。
早在20世纪初,苏德尔曼的作品就有了比较完整的中译本。1905年,吴梼根据登张竹风的日译本转译的《卖国奴》(又译《猫桥》《猫路》),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1930年,上海支那书店推出成绍宗译本《猫路》;1933年,上海光华书店重版此书,更名《血爱》。1924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胡仲持翻译的《忧愁夫人》,译者写了一篇详尽的译序。1930年,李瓘翻译的《故乡》由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编辑部出版。此外经翻译出版的还有一些短篇小说与剧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