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力调节应急飞行控制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将推力调节应急飞行控制划分为俯仰控制、横侧向控制、空速控制和进场着陆控制等。美国航天局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对B-720、B-727、B-747、MD-11、F-15、C-17等多种类型飞机的推力调节应急飞行控制系统进行了地面模拟仿真及试飞验证。验证结果表明,在常规操纵舵面失效时,仅依靠推力调节实现飞机的转弯、爬升、下降和着陆等基本动作是完全可行的,但由于发动机的响应速度慢,因此可能会导致飞行品质退化。
推力调节应急飞行控制系统是由驾驶员通过控制面板输入指令,由飞行控制计算机根据指令信号和测量信号计算发出纵向控制、横侧向控制的油门指令信号,并传送给发动机,通过调节左右两侧发动机推力大小实现应急飞行控制功能。
推力调节应急飞行控制的原理是利用推力进行轨迹控制,纵向通道是控制飞机推力的大小使速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升力的变化,进而控制飞机的纵向轨迹。横侧向通道是控制左右两侧的差动推力,形成航向控制力矩以控制飞机水平面内的飞行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