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沃洛格达,卒于沃洛格达。出身于农民家庭,从小在集体农庄劳动。在军队中服过役,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61年发表了第一本诗集《我的森林小村》,同年发表第一本中篇小说《别尔佳伊卡村》。1963~1967年,先后发表了中短篇小说集《炎热的夏天》(1963)、《河湾》(1964),短篇小说《春天》(1964),中篇小说《第三条大路之外》(1965)以及《常有的事》(1966)等。其中《常有的事》使作者一举成名,小说描写了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展示了生活的艰辛。1968年,发表了中篇小说《木匠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创作长篇纪实性作品《前夜》(1972~1987);70年代末创作了关于俄罗斯民间各种文化现象的随笔集《和谐》(1979~1981),提出了保护俄罗斯农村、保护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的呼吁。80年代发表了探讨现代俄罗斯在民族混居、各种道德标准发生碰撞的条件下人们生活的长篇小说《一切在前面》(1986)、作品集《那样的战争……》(1989)。90年代先后问世了《前夜》的第二、三部,《大转折之年》(1989~1994)、《蜜月》(1996)和《正午六点》(1997)等。
别洛夫是“农村散文”派代表人物之一,曾获得过苏联国家奖、托尔斯泰文学奖以及红星劳动奖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