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观测者与目标物的所在高度和相对位置,大气能见度可分为水平能见度、斜视能见度和铅直能见度。气象观测中的能见度一般指水平能见度,即水平方向上的有效能见度。有效能见度是指四周视野中一半以上范围都能看到的最大水平距离。航空部门也常用斜视能见度和垂直能见度。
能见度的好坏取决于观测者与目标物之间的大气透明度(它随大气及其所含杂质对光的散射和吸收的强弱而变化)、目标物和它所投影的背景面上的视亮度对比,以及观测者的视觉感应能力。当能见度较差时,气体分子的影响可以忽略;当能见度较好时(一般大于30千米),气体分子的影响必须考虑。能见度目标物要分布在各个方向、不同距离上。白天应尽可能选以天空等为背景的大小适度的目标物。把勉强可见的目标物的距离(可利用地图等测定)作为能见度。夜间,则观测一定强度的灯光的能见距离,折算出相当于白天的能见度。能见度在交通运输、航空、航海、军事活动、大气污染和大气物理研究中应用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