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 . 大气光学 . 大气光象

/rainbow/
最后更新 2024-05-30
浏览 220
最后更新 2024-05-30
浏览 22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阳光射入水滴(雨滴、毛毛雨滴或雾滴)经折射和反射而形成在雨幕或雾幕上的彩色或白色光环。

英文名称
rainbow
所属学科
大气科学

如图所示,虹对观测者的角半径约为42°,一般色序排列由外而内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总宽度约2°,又称主虹。在主虹的外侧,有时还能看到角半径约52°的同心光环,称为霓(secondary rainbow),又称副虹。副虹的色序和主虹相反,由外而内依次是紫、靛、蓝、绿、黄、橙、红,宽度约为主虹的两倍,但亮度比较弱。

虹和霓形成过程示意图虹和霓形成过程示意图

根据几何光学原理,当平行的太阳光束照射到水滴上时,从不同部位入射的光经水滴折射和内反射后,向各个方向射出,大部分是发散光,只有从某一适当部位以一定入射角射入的光束,射出时仍保持平行,这时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夹角β(偏向角)最小,光的强度也最大。这种以一定入射角入射入,经水滴一次内反射而满足最小偏向角的那部分光线,构成了虹。而以一定入射角入射,经水滴两次内反射且满足最小偏向角的光线则构成霓。由于光线在水滴内反射的同时,不少光线都沿着折射的方向穿出水滴,内反射的次数越多,剩余的光线就越弱,这也就是一般看不到霓的原因,纵然看到了也比虹暗的多。这里观测者背对着太阳,观测角θ=180°-β。

虹的色彩和宽度与雨滴大小有关。通常雨滴越大,虹带愈狭窄,色彩愈鲜明;反之,雨滴愈小,虹带愈宽,色彩愈暗淡。当雨滴平均直径在12毫米时,紫和绿光环特别明显,红光环也很纯净,但蓝光环几乎消失;当雨滴平均直径为0.5毫米时,红光环的亮度大为减弱;当雨滴平均直径为0.2~0.3毫米时,不出现红光环,其余光环却很清晰,虹带显得宽些;当雨滴平均直径为0.08~0.1毫米时,虹带较宽较淡,只有紫色较显著;当雨滴平均直径小于0.05毫米时,则出现淡白光环,又称白虹。因为在同一时刻,空中雨滴的大小并不完全一致。即使在同一虹中,甚至同一彩色光环中,它的颜色、亮度都会有变化。因此能够根据虹的色彩变化大致估计雨滴的大小。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