蕃瓜弄住宅区占地5.2万米2。由于临近火车站和苏州河,这片区域在历史上棚户集聚。到1949年,在这块面积不及7万米2的土地上,共搭建各类棚屋近4000间,居民激增到1.6万余人,成为上海人口密度最大的棚户区之一。居民在空地上种植蕃瓜(南瓜)为食,遂以其谐音将这片地区改称“蕃瓜弄”。解放后,以蕃瓜弄为代表的棚户区迎来了新生。1950年上海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改善工人贫民住宅区环境卫生”的决议,蕃瓜弄由政府投资填没臭水浜,铺设碎石路,修建下水道,安装路灯,设立给水站,建造了公共厕所、植树绿化,环境卫生和居住条件初步改善。从1952年起,蕃瓜弄陆续拆除了“滚地龙”,翻建成草平房或瓦平房。1961年,上海市将蕃瓜弄改建为工人新村。作为全市第一个成片棚户区改造的试点,蕃瓜弄从解放前的“滚地龙”到20世纪60年代的工人新村,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缩影、一段历史的见证(图1、图2)。
首页
[{"ID":42423,"Name":"工学"},{"ID":81926,"Name":"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 风景园林学 城乡规划学)"},{"ID":92707,"Name":"城乡规划学"},{"ID":218985,"Name":"城乡空间规划(下)"},{"ID":218990,"Name":"住房与社区规划"},{"ID":218997,"Name":"社区规划重点案例"}]
. 工学 . 人居环境科学(建筑学 风景园林学 城乡规划学) . 城乡规划学 . 城乡空间规划(下) . 住房与社区规划 . 社区规划重点案例蕃瓜弄住宅区
/Fanguanong Residential Area/
最后更新 2023-05-31
浏览 124次
位于上海市原闸北区中部的居住小区。北依沪宁铁路、东临共和新路、南沿城市主干道天目西路、西接大统路。
- 英文名称
- Fanguanong Residential Area
- 所属学科
- 人居环境科学-城乡规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