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法学 . 社会学 . 社会人类学 . 人类学 . 〔人类学分支〕 . 文化人类学 . 象征与阐释 . 阐释人类学 . 过渡仪式

生命周期

/life cycles/
条目作者段颖

段颖

最后更新 2023-04-07
浏览 417
最后更新 2023-04-07
浏览 41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人类个体从出生、成长、衰老直到死亡的全部生命过程;人类的世代更替,就是人类生命周期循环往复的过程,又称生命过程或人的发展阶段。

英文名称
life cycles
又译
生命过程或人的发展阶段
所属学科
社会学

生命周期具有阶段性。研究者们根据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特征把生命周期划分为3个大阶段,每一阶段又分为若干小阶段:①幼年期。包括新生儿期(出生至2周内)、婴儿期(至1周岁)、幼儿期(1~3周岁)和学龄前儿童期(3~5周岁)。②青少年期。包括儿童期(5~10周岁)、青年早期(11~15岁)和青年晚期(15~20岁)。③成年期,它几乎占据生命周期3/4的时间。这一阶段可分为成年早期(20~25岁)、成年中期(25~40岁)、成年晚期(40~60岁)、退休前期(60~65岁)、退休期(65~70岁)和老年期(70岁以上)。这仅是一种分期方法,由于时代、生活环境、社会条件等因素的不同,人的生命周期的具体分期也有差异,但大体上是一致的。

生命周期具有完整性。作为人类个体,从出生直到衰老、死亡,意味着完成了生命周期,而那些夭折、早亡者,则没有完成生命周期。在现代社会,后者占极少数,绝大多数的人都要经历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最后终结自己的生命过程。因而相对完整性是生命周期的又一特性。阶段性和完整性相结合是生命周期的重要含义。从社会学的意义上说,人的生命周期是人生的发展过程。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要经历身体特点、个人权利、角色、责任和能力等方面的变化,是这些方面不断发展又不断丧失的过程。生命周期的长短和各个阶段性特征的变化,都受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影响。同时它也反映社会进步的程度。掌握特定条件下人的生命周期的运动规律,对于全面研究人口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法国人类学家A.范热内普在《过渡仪式》(Les rites de passage)中指出,在大多数社会中,一个人或一组人由一个阶段进入到另一个阶段(如成年),都会举行不同的仪式(如成年礼)。例如,婚礼、葬礼、毕业典礼、升迁、授圣职礼等,尽管庆祝的方式不同,但普遍存在于所有的社会中。人生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即从一种社会身份到另一种社会身份,需要举行仪式来达到顺利的过渡,即过渡仪式

对生命周期的研究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焦点之一,人类学田野工作者有必要对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即生命周期的有关问题进行系统调查。

  • 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正确认识社会的方法.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 王康.社会学词典.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