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理学 . 人文地理学 . 交通运输地理学 . 信息与通信地理 . 地理网络空间

地理网络空间

/geocyberspace;geographic cyberspace/
条目作者孙中伟

孙中伟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36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3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由现实形态的地理空间和虚拟形态的网络空间相互作用与融合而成的半现实半虚拟形态的复合空间,代替传统地理空间成为信息社会地理学的新空间。

英文名称
geocyberspace;geographic cyberspace
所属学科
地理学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互联网技术的突破与商业化及世界各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与互联互通带来信息瞬时传输和网络空间的同时,也引起地理学者对地理空间和距离新变化的思考。1997年,在国际地理联合会通信网络与电信委员会会议上,法国地理学家巴凯斯正式提出了地理网络空间概念,用以强调全球网络服务基础上地理空间的新形式,并指出建立在现实地理空间上的传统空间观念或许发生了彻底的转变。

传统地理空间是现实空间,是以有形物质、实体人、距离、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工具为基础的,具有连续性、时空统一性、有限性、三维、可测量、可触摸和实体性。网络空间本质是建立在互联网上的虚拟信息空间,构建基质是比特/信息。信息本身的无形性致使网络空间中没有重量、没有实体、躯体与化身分离、时空分离、同时异位。网络空间对地理空间具有真实作用,其构建的物质基础位于地理空间。

地理网络空间导致了传统地理空间研究范式的变革,相应的时空观念、距离、边界、维度、障碍等皆有改变,其影响不仅局限于地理空间理论的重构,对人文地理学和地理信息科学的诸多理论与应用也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 BAKIS H.Understanding the geocyberspace:a major task for geographers and planners in the next decade.Netcom,2001,15(1-2):9-16.
  • BAKIS H.Le Geocyberspace revisite:usages et perspactives.NETCOM,2007,21(3/4):285-296.
  • 巴凯斯 H,路紫.从地理空间到地理网络空间的变化趋势.地理学报,2000,55(1):104-110.
  • 孙中伟,王杨,田建文.地理学空间研究的转向:从自然到社会、现实到虚拟.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4,30(6):112-116.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