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日本加快对华北的侵略步伐,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在此形势下,中共中央为纠正“左”倾关门主义,制定新的抗日政策与策略,于1935年12月17~25日在瓦窑堡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全国政治形势和党的策略路线问题、军事战略问题。会议期间,张闻天作关于政治形势和策略问题的报告,张浩作关于共产国际七大精神的传达报告,毛泽东作有关军事问题的报告。12月23日,会议通过《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规定中共的战略方针,指出总任务是以坚决的民族战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进攻中国,准备直接对日作战力量和猛烈扩大红军,并规定作战指挥的基本原则,提出要完成“打通苏联”与“巩固扩大现有苏区”的目标,要求主力红军东征对日作战与加紧发展东北抗日游击战争。12月25日,会议通过《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指出中日民族矛盾已经上升为主要矛盾,批评党内的“左”倾关门主义,呼吁组建国防政府与抗日联军,并提出适应抗日需要的十项行动纲领。决议还提出,只要是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社会阶层都可以联合,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及富农、小地主等;不论何种阶级出身都可以要求加入共产党;富农的财产不没收,富农的土地除封建剥削部分外也不没收等。会后,毛泽东根据此次会议精神,于12月27日作了《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进一步阐明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方针,并强调中共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
瓦窑堡会议是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全民族抗战兴起过程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它表明党已经克服“左”倾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制定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策略,使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要到来时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表明党在继遵义会议着重解决军事路线问题和组织问题之后,开始努力解决政治路线问题;表明党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正在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