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产生烟尘量的大小取决于爆破方法、炸药消耗量、炮眼深度、爆破地点落尘量、工作面矿岩和空气潮湿情况以及矿岩的物理力学性质。爆破烟气主要是爆炸反应生成的气体、粉尘、微小液滴以及未反应炸药颗粒物构成的气溶胶;爆破粉尘主要是炮孔填塞的碎石屑、爆破前沉积在地表的大量粉尘及矿岩在爆轰波作用下破碎的粉尘。
炸药成分中一般有碳、氢、氧、氮元素。矿山常用的炸药有硝铵炸药、梯恩梯(TNT)炸药。在400℃以上时,硝铵剧烈分解发生爆炸反应:4NH4NO3=3N2↑+2NO2↑+8H2O↑;梯恩梯爆炸反应式:2C6H2(NO2)3CH3=7CO↑+5H2O↑+3N2↑+7C。炸药爆炸后主要气体产物为水蒸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氮气等,其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是有毒有害气体。爆破作用将矿岩粉碎,进而在冲击波的作用下将粉尘抛掷并使之悬浮于空气中。这些有毒有害气体及矿山粉尘会污染周围环境。
爆破烟尘防治方法主要是洒水喷雾和水封爆破。洒水喷雾是矿山降低爆破粉尘及消除炮烟常用的一种方法,其降尘原理是使水通过喷雾器形成细微水滴,以一定的速度进入含尘空气中,并占据一定的空间,水滴越多,占据的空间越大,气流中的粉尘由于惯性作用,在其流动的路途中与水滴相碰撞而被水滴所捕获,从而达到降尘目的;水封爆破是利用特制的塑料水袋(又称水炮泥)放入炮孔内的不同位置,封堵炮眼,在爆破作用的高温、高压下将水袋炸裂并形成细微水雾,以此达到降尘的目的。此外,合理确定炮孔装药量及起爆方式也可以降低爆破产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