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科学院主办、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承办,主管单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地质学类)。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地质》前身为创刊于1953年的《地质通讯》。1954年《地质通讯》更名为《地质知识》,刊期为双月刊。1955年,刊期改为月刊。1958年,《地质知识》更名为《地质月刊》。1960年,《地质月刊》又更名为《中国地质》。1966年停刊,1983年复刊,并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的指导类地质月刊。2002年,整合原《中国区域地质》,改为季刊。2006年,刊期改为双月刊。2014年12月,成为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的学术期刊。从2016年起,实现全文结构碎片化上网,即超级文本标记语言HTML格式上网。《中国地质》主要报道基础地质(包括地层、古生物、构造地质、岩石、矿物、区域地质等)、矿床地质、能源地质、海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含生态地质和灾害地质)、农业地质、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地质信息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中国地质》强调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广受读者的欢迎,其发行量居于地质学术类前茅。2016年获“2016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称号,2017年被评为“第4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7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此外,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和《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年报》,《中国地质》在近年地学类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序中位居前列,在地学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在2020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中,其综合影响因子为3.400,影响因子学科排名为4/103;基金论文比0.99,年度网络下载量11.31万次;在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2020年《世界学术期刊影响力指数(WJCI)年报》中,其影响因子为4.973,国际影响力指数(WJCI)为3.927,学术影响力位列Q1区。已被收录的期刊及数据库有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志》(AJ)、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书目数据库、美国地质文献数据库(GeoRef),以及中国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地质文摘》《中国地理与资源文摘》《古生物学文摘》《中国石油文摘》《环境科学文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