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总论 . 区域地质编图

区域地质编图

/regional geological mapping/
条目作者丁孝忠

丁孝忠

最后更新 2024-12-05
浏览 120
最后更新 2024-12-05
浏览 12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依据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编制各类专题地质图件的工作。

英文名称
regional geological mapping
所属学科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在区域地质编图过程中,可以发现在局部难以发现的一些重大基础地质、成矿规律和环境地质等问题,通过综合分析与编图促进对地质现象科学合理解释。为国家自然资源勘查、国土整治、环境保护、地质灾害防治、大型工程建设等提供重要科学依据。

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中国曾编制14幅1∶100万《中国地质图》和1∶300万一套图,奠定了新中国建立初期地质工作的基础。六七十年代,一系列1∶100万地质、构造和成矿规律等图件及1∶500万亚洲地质图、1∶400万中国地质图、1∶800万亚洲大地构造图等图件的编制,不仅系统总结了中国早期地质工作资料,还培养了一大批区域地质研究和编图专家。八十年代开始,在大量1:5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的基础上,编制出版了第一代分省地质志及系列图件,至今仍具有极高的科研和应用价值,同时编制出版了1∶4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1∶400万中国火成岩地质图、1∶250万中国地质图、1∶250万中国第四纪地质图、1∶500万亚欧地质图、中国古地理图集、中国地质图集、中国黑色有色金属矿产图、中国固体燃料非金属矿产图、中国贵金属稀有稀土金属矿产图集等系列图件和图集。

区域地质编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主要包括资料收集、综合分析、图件编制和数据库建设等几个部分,最终实现成果共享应用。各类专题地质图件内容涉及基础地质、矿产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和工程地质等领域。区域地质编图通常按一定区域进行,根据工作要求确定比例尺大小,比例尺可分为3类:①小比例尺区域地质编图,比例尺一般为1∶100万~1∶500万,根据需要可以为1∶1000万甚至更小,主要用于全国性、洲际性和全球性等大范围的地质编图中,概略反映编图区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在1∶20万和1∶25万图件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②中比例尺区域地质编图,比例尺为1∶25万(1∶20万)~1∶50万,1∶25万是中国区域地质调查使用的比例尺之一,部分较小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则根据1∶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编制了1∶25万或1∶50万地质图件,如台湾省1∶25万、1∶50万地质图等;③大比例尺区域地质编图,比例尺为1∶5万~1∶1万,甚至更大,一般用于一个地质构造单元、成矿远景区带、重要经济区、重要工程区和涉及城市发展、规划与布局等地区,以解决实际需要。

编图规范与标准:各类专题地质编图都需要根据具体的编图范围、编图比例尺等,制定相应的编图规范、标准或有关细则,尤其是系列图件的编制和数据库的建立,必须有统一的编图技术要求,遵循统一的标准,对工作的目的任务、基本准则、技术路线、技术方法、成果表达与成果出版等进行详细的规定。同时应符合已颁布实施的有关国标、行标及国际标准。

进入21世纪,地质编图工作在新理论、新技术的支持下,依托于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相继完成了全国1∶50万、1∶100万、1∶250万、1∶500万和1∶400万等系列地质编图和数据库建设,包括1∶100万中国地质图数字编图和数据库建设、1∶800万亚洲水文地质图、1∶500万中国地质环境图系、1∶500万国际亚洲地质图(IGMA5000)、中俄蒙哈韩五国1∶250万亚洲中部及邻区系列地质图、全球一张图(OneGeology)、1∶2500万世界海洋矿产分布图、1∶2500万世界大型、超大型矿床成矿图等的地质编图工作,全方位展开了国际交流与合作,瞄准国际地质科学前沿,开展区域地质调查理论创新研究和地质学大数据建设,解决关键地质问题,服务地质调查、找矿突破和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有力支撑了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保障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