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21)的定义,机坪(apron)指机场内供航空器上下旅客、装卸邮件或货物、加油、停放或维修等使用的一块划定区域。
机场内停放航空器的区域,并在该区域内进行航空器上下客货、业务保障(加油、供电、空调、配餐、清水、保洁等)以及维修作业等业务活动。
根据《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21)的定义,机坪(apron)指机场内供航空器上下旅客、装卸邮件或货物、加油、停放或维修等使用的一块划定区域。
随着机场规模和业务量不断增长,飞行区运行日趋复杂。机坪作为航空器保障作业与维护的重要活动区域,也成为飞行区中航空器、保障车辆与人员最为密集的区域。根据区域划分有站坪、客机坪、货运机坪等;根据功能或用途还有除冰坪、维修机坪、隔离机坪等。
站坪(ramp)在《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21)未有明确定义,该称谓在航空业内一般特指航站楼空侧设置近机位并提供保障服务的区域。该区域提供登机桥靠桥服务、上下旅客、进行行李和货物的装卸、地面保障设施和保障车辆实施飞机地面服务等保障工作的场所。站坪的大小主要与航站楼空侧机门位数量、飞机的停靠方式、机位尺寸以及高峰小时起降架次等因素有关,还要充分考虑保障车辆和保障设施所需要的作业空间。在机场规划设计中,站坪的设计与航站楼的具体形式密切相关,站坪的尺寸和近机位的数量对机场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有货运航班或者货运量较大的机场,需要有专门处理空运货物陆空转换的货运站和装卸货物并完成其他保障服务的货运机坪。随着航空货运业务量持续快速增长,货运机坪的位置、大小及保障设施都要充分适应机场战略规划和对货运发展的预期。
北方机场为集中高效的对等待起飞的航空器除冰,而在机场跑道的两端设置的一块机坪,被称为除冰坪。所有需要除冰的飞机在起飞之前,集中到除冰坪进行除冰。该区域是由内外两个区域组成的一块场地,内区供接受除冰、防冰的飞机停放,外区供除冰防冰移动设备运行。除冰坪的数量应根据机场气候条件、飞机的类型、使用除冰防冰液的方法以及飞机出港流量等因素确定。除冰坪除冰既可以保障除完冰的飞机在第一时间起飞,避免了较长时间地面运行导致二次结冰的问题;也便于在除冰坪位置设置除冰液回收设施,减少除冰液的排放,避免大量除冰液流入机场周边水体造成环境污染。
维修机坪是为飞机检查及各种维修活动而提供的专用场地。按工作内容可分成机库维修机坪、远机位维修机坪、过夜机坪、飞机清洗机坪和发动机试车机坪等。机库维修机坪是机务部门对故障飞机进行维护修理和定期检修/大修的专用场所,一般特指是机库门前的区域,是飞机进入机库开展维修的必备条件;远机位维修机坪是指基地航空公司处置紧急排故、短时维修等情况所设置的固定停机位;飞机清洗机坪是指对运营的航空器进行定期清洁和外观保养的固定和专用机位;试车机坪是各类航空器维修、排故发动机试车的专用场地,主要考虑维修过程中或者维修完成后飞机发动机试车时气流对发动机后方的吹袭影响,它可能对停放或滑行的飞机、地面设备和工作人员造成威胁。试车机坪的使用频率不是很高,可与飞机清洗机坪、隔离机坪一并布置,同时具备多重功能更为经济。
隔离机坪(又称隔离机位)对已经或可能受到非法干扰的航空器,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与正常的机场活动相隔离的航空器,应指定一个隔离的停放位置,或将适宜于停放该航空器的地段通知机场的管制塔台。隔离的航空器停放位置距离其他航空器停放位置、建筑物或公共地段等应尽可能远,且应不小于100米。该停放位置不应位于煤气管道、航空燃油管道等地下公用设施之上,并应尽量避免位于地下电力或通信电缆之上。
机坪布局应根据机坪的类别、飞机的类型和数量、飞机停放方式、飞机间的净距、飞机进出机位方式等各项因素确定。机坪表面应平整,机坪停放飞机的净距应满足《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5001-2021)中的最小安全净距的规定值。必要时,机坪上还应设置服务车道。因机坪长期停放航空器且航空器和保障车辆行走路线较为固定,沥青混凝土道面容易出现车辙和轮印,所以机坪道面主要使用水凝混凝土材料。且机坪道面的强度应能承受使用该机坪的各种机型的荷载。机坪的坡度应能防止其表面积水,并尽可能平坦。机坪中机位区的坡度应不大于1%,宜为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