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交通运输工程 . 民用航空 . 民用机场

机场净空

/aerodrome obstacle free space/
条目作者王维

王维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41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34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为保障飞机在机场的起降安全而规定的障碍物限制区域。是由障碍物限制面、飞行程序保护区和通信导航设施电磁环境保护所确定的对机场及其附近的地形、地物进行高度和物性限制的区域。

英文名称
aerodrome obstacle free space
所属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 航空运输
主要分类
端净空区、侧净空区

由于飞机起降时的飞行高度较低,必须对机场及其附近区域的障碍物高度进行限制以确保飞行安全。通常将上述进行高度限制的区域,称为机场净空区。根据机场净空区相对跑道的位置,可分为端净空区、侧净空区。端净空区位于跑道两端,侧净空区位于跑道两侧。端净空区对保障飞机起降安全尤为重要。

国际民航公约附件14-机场设计与运行》(简称附件14)的“第4章障碍物限制与清除”规定了民用机场的障碍物限制面(obstacle limitation surface,OLS),通过OLS对机场净空区的山体、高地、建筑物、构筑物、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等物体的高度进行限制。OLS包括:外水平面、锥形面、内水平面、进近面、过渡面、内进近面、内过渡面、复飞面和起飞爬升面。上述限制面的几何参数(长度、宽度、坡度等),与机场基准代码(1、2、3或4)和跑道类别(目视飞行跑道、仪表飞行跑道;非精密进近仪表跑道、精密进近仪表跑道)等因素有关。不同限制面,提供不同的保护需要。例如,起飞爬升面旨在保护飞机起飞离场,进近面、过渡面旨在保护飞机进近、着陆,内水平面、锥形面旨在保护飞机目视盘旋进近,内进近面、内过渡面和复飞面旨在保护飞机精密进近等。OLS大约延伸至跑道两端各15千米,跑道中线两侧各6千米。凡是超过障碍物限制面高度的物体,都成为净空障碍物。中国民航的《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MH 5001-2006)沿用附件14的OLS规定。

根据附件14,OLS以外地区凡高于地面标高150米的物体应被认为是障碍物,除非经专门航行研究表明其不构成对飞机飞行安全的危害。中国民航《民用机场飞行区技术标准》规定障碍物限制面以外,距机场跑道中心线两侧各10千米、跑道端外20千米区域内,高出地面标高30米且高出机场标高150米的物体应视为障碍物,除非经航行部门研究认为其不危及飞行安全。

民用机场净空区组成示意图民用机场净空区组成示意图

飞机在机场区域的日常飞行、起降须遵守飞行程序,即要按规定的进场程序、等待程序、进近和复飞程序、目视盘旋程序和离场程序进行飞行。飞行程序规定了飞机起降、进出机场的标称航径。为确保飞行安全,在标称航径下方、侧方一定范围划设了飞行程序保护区,任何物体不得穿透、进入保护区。技术标准详见国际民航组织文件《空中航行服务程序—飞机运行Doc 8168)第2卷《目视和仪表飞行程序设计。从保证机场飞行程序实施安全的角度,要对以机场为中心、半径55千米的范围进行物体高度限制,限制原则就是物体高度不得穿透任何程序保护区。需要说明的是,公布的机场飞行程序是针对飞机发动机全部正常工作的情况。如果飞机出现一发失效,特别是在起飞和复飞阶段,为保证应急程序下的飞机超障安全,则可能对机场周边的障碍物限制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

为保障机场内部及周边的通信导航设施工作正常,需要进行机场电磁环境保护。机场的航向台、下滑台、指点标台、测距仪、中波导航台、全向信标台、精密进近雷达等,都对其周边的地形、地物和物性有一定的要求。上述电磁环境保护所导致的对地形、地物(高度和物性)的限制也属于机场净空要求。

机场净空是机场的运行条件、服务资源和发展基础。净空一旦被破坏,一方面可能导致飞机减载、某些飞机不能接纳、甚至跑道停飞;另一方面,可能影响机场的未来发展,如跑道数量增加受限等。机场净空保护是政府和机场管理机构的重要职责,应通过机场建设选址、机场及周边区域相容性规划、建设项目审批以及相关立法等措施来保护好机场净空。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