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西南大角湾和十里银滩景区,西起海陵岛北洛湾景区铁帽山,经大角湾景区海域,东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东侧海面,地理坐标为东经111°49′27.61″至111°52′20.06″,北纬21°31′51.70″至21°34′39.28″,总面积1927公顷。于2011年获国家海洋局(今自然资源部)批准建立,是中国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之一。
海陵岛位于阳江市西南端,是广东第四大岛,全岛陆地总面积109平方千米,区域岸线104千米,海域面积640平方千米。海洋公园范围内海岸线长6千米,陆地面积137公顷,占其总面积的7.11%,海域面积1790公顷,占其总面积的92.89%。位于中国南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具有典型的海岛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丰富。调查显示,海洋公园海域有浮游植物107种,浮游动物50种,大型海藻16种,软体动物98种,鱼类134种,虾蟹类39种;有国家Ⅰ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黄唇鱼、布氏鲸鱼、玳瑁、绿海龟等,还有广东省重点保护水生动物中国鲎等海洋珍稀物种。
海洋公园内海洋生态景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类、天象与气候景观、遗迹与遗址、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和人文活动共8类99处不同的旅游资源,其中海洋水域风光约占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75%。现有原生态保存较好、海岸地貌景观优美、生态景观多样的大角湾AAAA景区,有世界海洋考古重大发现“南海一号”水晶宫——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以及获得吉尼斯世界最长沙滩称号的十里银滩等3个著名景点。
根据海岛与海洋生物资源分布特点,将海洋公园分为重点保护区、生态与资源恢复区、适度利用区、滨海休闲度假区和预留区5个功能区。重点保护区,面积367公顷,包括自然生态栖息地保护区与人工鱼礁保护区,通过实施保护,营造良好的生物栖息环境;生态与资源恢复区,面积403公顷,包括海洋渔业放生区及海洋生物增养殖观赏区,是开展生态与资源恢复工程的重点区域,通过建设观光与管理平台,实现生态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双赢;适度利用区,面积719公顷,包括海洋休闲渔业区与海洋休闲体育区,有螺州海滨公园、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旅游酒店、放生台、小好望角、十里银滩等景点,重点开展生态旅游,构建“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能源、清洁生产”的海岛生态系统;预留区,面积438公顷,与航道相邻,对海洋生物增养殖区和人工鱼礁保护区起一个生态缓冲作用。
海洋公园沿岸为城镇商住区与旅游开发服务区,污染对其海洋生态系统形成威胁,生态脆弱性高。海洋公园的建设可促进海陵岛成为集景观展示、海洋科普教育、滨海旅游、海洋生态保护、高科技研究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海洋生态旅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