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部卸荷的产生与早期地质构造作用和后期卸荷松动两种地质作用密切相关:早期地质构造作用主要表现为构造破裂面为深裂缝提供岩体结构基础和沿构造破裂面的早期相对运动。后期卸荷作用主要表现为,深部岩体在卸荷作用下,深部裂隙拉张,小部分伴有下错。总体以拉张变形为主。
影响深部卸荷的产生和分布的因素主要有:①岸坡形态,首先同等规模的岸坡,其坡度越陡,其卸荷作用的水平深度越深;其次坡面上的凸形坡的卸荷水平深度,也大于其他边坡卸荷的水平深度。②岸坡规模,对于相同坡度的边坡,随着边坡规模的增大,边坡中的张应力区将成比例地增大,随之边坡卸荷带水平深度也将成比例增大;③应力分布特征,垂直于岸坡走向的水平构造应力场强度也是影响斜坡卸荷张应力区大小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④大倾角的大型软弱结构面,大倾角的大型软弱结构面能构成了岸坡卸荷变形的次生临空边界条件;⑤高程影响,如锦屏左岸边坡的深卸荷大多集中于1700~1900米高程范围内;⑥岩体结构组成,如在其他地质因素相近的情况下,反倾向坡,中等倾角反倾岩层,陡峻岸坡和上软下硬的地层结构等岸坡结构产生深卸荷的可能性较大。
深卸荷带的划分需满足4个条件:①水平深度远大于常规卸荷深度;②深部卸荷松弛带与相对完整带相继出现,成带发育;③深部裂隙以张开裂隙为主,张开宽度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一般无充填;④岩体弹性纵波速变化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