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监测可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按监测介质对象可分为水环境质量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声环境质量监测、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等。
通过对环境污染因子实施长期的跟踪监测,以确定环境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的行为。
环境质量监测可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按监测介质对象可分为水环境质量监测、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声环境质量监测、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等。
由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导致部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回流水及其他废弃物被排入环境水体,造成水资源污染、水质恶化等问题。水环境质量监测主要是按有关监测技术与方法规范,对地表径流和地下潜流水质进行监测、分析、评价,了解水质变化的趋势和管理重点,为管理部门的水污染治理和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水环境质量监测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包括地表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和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包括河流、湖泊、水库水质监测)、近岸海域水质监测(包括功能区水质监测、环境质量监测、专项监测)。水环境质量监测项目根据水体被污染情况、水体功能,以及废(污)水中所含污染物及经济条件等因素确定。如《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将监测项目分为基本项目、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和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3类。基本项目包括水温、pH等物理指标及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以及氨氮、总磷、总氮、铜、锌等22项水体污染程度表征指标。为使监测数据具有可比性,中国借鉴国际经验,对各项监测指标都制定了国家或行业的标准方法,采用标准方法获得的监测数据可用于环境执法。
工业及交通运输等事业的迅速发展,使大量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烟粉尘、碳氢化合物等排入空气,当这些污染物质浓度达到一定限度并持续一段时间以后,不仅会对人体健康、动植物生存环境造成危害,还会损害自然资源、财产和器物等。狭义上,空气质量监测是指通过对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质进行定期或连续地监测,判断空气质量是否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或环境规划目标的要求,为评价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执行环境保护法规、开展空气质量管理等提供依据和基础资料。广义上,空气质量监测还包括为研究空气质量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开展的预警预报监测及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监测项目多种多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规定了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入颗粒物和细微颗粒物6个基本项目和总悬浮颗粒物、氮氧化物、铅、苯并[a]芘4个其他项目。此外,中国还开展了酸沉降、沙尘暴、灰霾天气等的监测。中国空气质量监测手段以自动监测为主流,辅助手工监测。
土壤是人类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优劣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由于人为的、自然的原因,各类污染物质通过多种渠道进入土壤环境。当污染物质进入土壤的质量和速度超过土壤能承受的容量和净化速度时,土壤环境的动态平衡就受到破坏,导致土壤环境污染。这不仅会影响土壤肥力,还可能构成二次污染,污染水体、大气、生物,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按相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监测规定项目,以判断土壤污染状况,并预测土壤环境质量发展变化趋势。中国现行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包括1项综合标准和4项专项标准。综合标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规定了重金属类、农药类及pH共11个监测项目;《拟开放场址土壤中剩余放射性可接受水平规定(暂行)》(HJ/T 53—2000)规定了拟开放场址土壤中钴、铯等放射性核素的剩余活度浓度可接受水平;《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T 332—2006)规定的食用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项目包括总镉、总汞、总砷、总铅、总铬、总铜、六六六、滴滴涕8个必测项目和总锌、总镍、稀土总量及全盐量4个选测项目;《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T 333—2006)规定的温室蔬菜产地温室内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项目包括总镉、总汞、总砷、总铅、总铬、六六六、滴滴涕、全盐量8个必测项目和总铜、总锌、总镍3个选测项目;《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规定了14项无机污染物、24项挥发性有机物、47项半挥发性有机物和7项农药类污染物共92个展览会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项目。
由于噪声对人的影响与声源的物理特性、曝露时间和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声环境监测是以防治噪声污染,保障城乡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为目的,按照国家标准对区域声环境质量实施的监测活动。①区域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整个城市环境噪声的总体水平,分析整个城市声环境的黏度变化规律和变化趋势,分昼间监测和夜间监测。②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监测,反映道路交通噪声源的噪声强度、分析道路交通噪声声级与车流量、路况等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分析城市道路交通噪声年度变化规律与变化趋势。③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不同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的声环境质量的达标情况,了解功能区环境噪声时空分布特征。按区域使用功能的特点和环境质量的要求,中国将声环境功能区分为5种类型,0类声环境功能区是指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1类声环境功能区是指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2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以商业金融、集市贸易为主要功能,或者居住、商业、工业混杂,需要维护住宅安静的区域;3类声环境功能区是指以工业生产、仓储物流为主要功能,4类声环境功能区指交通干线两侧一定距离之内,需要防止交通噪声对周围环境产生严重影响的区域。④振动监测,对区域敏感点环境振动开展监测,或是监测振动源对其边界环境的影响,即振动源环境振动。
包括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包括核设施、核技术利用、铀(钍)矿和伴生放射性矿开发利用产生的辐射;电磁辐射包括信息传递中的电磁波发射,工业、科研、医疗等活动中使用电磁辐射设施和设备产生的电磁辐射。辐射环境质量监测是对上述辐射源及其外部环境所做的监测。电离辐射监测对象包括空气、水汽、气溶胶、沉降物、降水、水、土壤和底泥、生物。不同监测对象的监测项目不同。如对于空气而言,电离辐射监测的分析测量项目是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γ辐射累积剂量;水汽分析测量项目是氚,水分析测量项目是总α、总β、U、Th、226Ra、40K、90Sr、137Cs。电磁辐射监测对象主要是空气,监测内容包括电场强度、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效平面波功率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