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符号表示在主音标代表音值基础上,实际突显的某种附加特征的发音,或与主音标原音值有所区别的发音。
附加符号及其所附着的音标共同标记一个单个的、复杂的发音结果,而不是两个或更多的发音结果。广义的附加符号包括各类正字法及注音、标音系统中,附加在字母上的各种符号或记号,例如声调符号,重音符号,长、短音符号,隔音符号,及汉语拼音字母ü、ê上的类似记号等。狭义的附加符号专指国际语音学会承认的、在元音及辅音字母上标记的较小符号。例如,[◌̃]是鼻化符号,表示某个非鼻音字母在发音时带有鼻音;[◌̥]是清化符号,表示某个浊音字母在发音时声带不振动。附加符号可以出现在主音标符号的上、下、中、后及右上角位置。
◌̥清化n̥ d̥ | ◌̤气声性b̤ a̤ | ◌̪齿化t̪ d̪ |
◌̬浊化s̬ t̬ | ◌̰嘎裂声性b̰ a̰ | ◌̺舌尖性t̺ d̺ |
◌h送气th dh | ◌̼舌唇t̼ d̼ | ◌̻舌叶性t̻ d̻ |
◌̹更圆ɔ̹ | ◌w唇化tw dw | ◌̃鼻化ẽ |
◌̜略展ɔ̜ | ◌j腭化tj dj | ◌n鼻除阻dn |
◌̟偏前u̟ | ◌ɣ软腭化tɣ dɣ | ◌l边除阻dl |
◌̠偏后i̠ | ◌ʕ咽化tʕ aʕ | ◌̚无闻除阻p̚ |
◌̈央化ë | ◌̴软腭化或咽化ɫ | |
◌̽中-央化e̽ | ◌̝偏高e̝(ɹ̝=龈浊擦音) | |
◌̩成音节n̩ | ◌̞偏低e̞(β̞=双唇浊近音) | |
◌̯不成音节ɪ̯ | ◌̘舌根偏前e̘ | |
◌˞r音色ɚ ɝ | ◌̙舌根偏后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