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
首页 . 法学 . 社会学 . 应用社会学 . 文化社会学 . 〔基本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条目作者邴正

邴正

最后更新 2023-06-13
浏览 712
最后更新 2023-06-13
浏览 71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被各群体、团体或个人视为其文化传承组成部分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

英文名称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所属学科
社会学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加快了学科整合的步伐,吸引了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法学、博物馆学、考古学、经济学、教育学、建筑学等众多学科的跨学科对话与协商,主要涉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体系、理论建构和遗产保护经验及管理等方面。 

各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其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包括:①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如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②表演艺术。③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⑤传统手工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①传统口头文学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②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③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④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⑤传统体育和游艺。⑥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