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法学 . 社会学 . 应用社会学 . 环境社会学 . 〔环境问题的社会应对〕

环境话语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最后更新 2023-11-20
浏览 157
最后更新 2023-11-20
浏览 15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人类与所生存环境关系的语言形式。

英文名称
environmental discourse
所属学科
社会学

环境话语是一种新型的话语体系,其特点在于关注自然种群和人类在全球语境下所遭受的伤害,是社会成员对全球环境变化的一种理解。

根据话语体系的形成背景、焦点问题、核心观念,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全球环境话语体系变迁大致可被分作3个阶段,具体为①生存主义。核心观念是:经济增长和人口扩张将不可避免地遭受全球环境的限制,为了人类的生存,公众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以了解人类所遭受或可能遭受的这种限制,在环境与增长之间作出明智的取舍,更要通过建构某种有形或无形的统一管理体制给现有的人类社会施加一定的约束,否则,问题将无法解决。②可持续发展话语。核心观念在于:制约不是绝对的,人类可以通过对技术和社会组织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改善来改变。经济、环境与社会乃至科技之间是相互协调和统一的,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社会公正都是长期可持续的,它们可以共同取得进展,达到一种“正和”的结果。而且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全球目标,人类应当以一种整体联结的思维和集体努力一起走向可持续发展。③生态现代化理论。从可持续发展有关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统一的视角认为,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不矛盾,人们可以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两方面实现共赢,“正和”的结果以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仍然是可以期待的。更重要的是,环境退化是个结构问题,通过经济重组、可靠的技术革新、工商组织的积极参与,平衡考虑政府与市场的作用,生态现代化是可以实现的。

环境话语的研究方法主要为:①生态语言学的方法。生态语言学是生态学和语言学结合的产物,主要研究语言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探索语言在生态环境发展与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上的作用和影响。②生态多样性的方法,生态多样性涉及生命多样性的很多方面,即生态多样性、语言多样性、文化多样性,并且在社会生态系统中相互关联。③批评话语分析方法,主要关于话语与话语生产有关的社会政治问题。

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对中国而言,开始改变以往的粗放型发展模式,转为实行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