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学 . 世界历史 . 〔亚洲历史〕 . 西亚历史 . 土耳其历史

赫梯

/Hittite/
条目作者刘健

刘健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791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79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安纳托利亚地区的古代文明。由来自黑海北岸的印欧赫梯人创造,是古代西亚地区主要文明之一。赫梯人的国家约在公元前17世纪形成,前14~前13世纪达到鼎盛,约前13世纪末灭亡。但赫梯人及文明继续存在,前8世纪初,赫梯文明消亡。

英文名称
Hittite

“赫梯”一词来源于《圣经》,赫梯人自称耐塞特人(Nesites)。广义上的赫梯民族,包括耐塞特人、卢维人、帕莱人和当地土著哈梯人(Hattians),其中还包括一些来自两河流域以及叙利亚地区的居民。

  公元前3千纪后期至前2千纪初,赫梯人越过黑海进入安纳托利亚中部地区。前20~前19世纪,城邦国家出现。前17世纪,拉巴尔纳斯(约前1680~前1656年在位)创建王国。其子哈图西利斯一世统治期间(约前1650~前1620)定都哈图萨(今博阿兹柯伊),赫梯历史进入古王国时期。哈图西里一世及其继承人穆尔西利斯一世(约前1620~前1590年在位)开创了赫梯古王国统治的全盛局面。约前1595年,穆尔西利斯一世率军攻占并毁灭古巴比伦王朝(见古巴比伦时代)。穆尔西利斯一世死后,赫梯古王国陷入动荡,宫廷政变不断,铁列平(约前1525~前1500年在位)颁布继承法,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度。铁列平之后,赫梯历史进入黑暗时期,至前15世纪中晚期赫梯帝国兴起的100多年,被一些学者称为中王国时期或中赫梯时期。约前14世纪,赫梯帝国形成并进入鼎盛时期。赫梯王苏皮路里乌马一世(约前1343~前1322年在位)灭亡了两河流域中游地区强盛一时的米坦尼王国,使叙利亚北部的大部分城邦臣服于赫梯,又继续南侵,与埃及新王国抗衡。其子穆尔西利斯二世(约前1321~前1295年在位)使赫梯国家成为当时西亚北非地区的强国,与中巴比伦、中亚述、埃及等强国保持密切的外交关系。其继承者穆瓦塔里(约前1295~前1271年在位)统治时期,与埃及新王国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爆发著名的卡迭什战役(约前1275年前后)。哈图西利斯三世在位期间(约前1264~前1239),与拉美西斯二世缔结和约。前13世纪末,赫梯帝国在内忧外患中崩溃,赫梯人在安纳托利亚中部地区的统治结束。但一些赫梯人小城邦在叙利亚北部及安纳托利亚东南部地区继续存在,至前8世纪始被亚述帝国所灭。

赫梯首都哈图萨城门赫梯首都哈图萨城门

赫梯的动物造型赫梯的动物造型

  赫梯文明具有多元特点,表现在宗教、语言文字、政治制度等各个领域。赫梯国家号称“千神之国”,所信奉的神祇有属于印欧人的赫梯神、卢维神和帕莱神,也有安纳托利亚地区土著的哈梯神,还有来自两河流域地区、叙利亚地区的神祇,从赫梯人统治中期开始,胡利安因素在宗教信仰中占据重要地位。赫梯人使用属于印欧语系的赫梯语为官方语言,但接受了两河流域南部地区广泛使用的楔形文字书写赫梯语,赫梯帝国灭亡后,继续存在的赫梯人城邦则使用象形文字卢维语为官方语言文字。赫梯人还发挥着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作用,希腊罗马文明中的一些东方因素与赫梯人的传播有密切关系。

赫梯语赫梯语

  赫梯人在科技发展史中也占据重要地位,他们最早发明了炼铁技术。

  赫梯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1905年,德国古代东方学会派出H.温克勒主持在今安卡拉以东的博阿兹柯伊的科学考古活动,次年取得重大发现,这可视为赫梯学的开端。1915年,捷克人B.赫罗兹尼破译赫梯语楔形文字,赫梯学研究全面展开。目前在美、英、德、法、俄等国家均有专业学者从事赫梯学研究。在亚洲,日本也于20世纪中叶开展赫梯学研究。1986年,在中国东北师范大学开始开设赫梯学课程,目前已培养出专业赫梯学者。(见赫梯学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