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程的一个特殊类型。宽泛地理解,“文化产业”中的许多活动也可划入文化工程的范围。
由于文化活动的主体往往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活动,文化活动往往与工程概念没有直接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虽然出现了文化管理部门组织的有“文化工程”性质的活动,但并没有人使用“文化工程”这个术语。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工程”术语使用频率的提高,外延日益扩大,“文化工程”的概念逐渐形成。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提出建立“农家书屋”的工作设想,迅速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2011年,北京市文化局决定实施公共文化十大工程,其中的“万人培训工程”是用五年时间对基层兼职文化队伍33 000人进行系统化培训,“社区数字化工程”是打造融信息查询、艺术欣赏、文化传播、交流互动为一体的数字化“北京数字文化社区网”。2014年9月6日,“中国十大文化工程”在北京发布,其中包括《中国历代经典名著走向世界》大型丛书(五百卷)英译工程、陕西省韩城市黄河文明——史记城文化工程、辽宁省阜新市查海——华夏文明起源工程、云南省大理市中国——东南亚跨境民族祖源文化工程、辽宁省绥中县东戴河山海经文化工程、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岛汉城文化工程、河北省张家口市泥河湾人类遗址文化工程、湖北省十堰市汉之源文化工程、湖南省神农溪原始部落文化工程、河南省鲁山段店官窑汝瓷复兴工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工程的实行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