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语言文字 . 语音学 . 发音语音学 . 言语产生 . 音素 . 辅音 . [非肺部气流机制]

嗒嘴音

/click/
条目作者冉启斌

冉启斌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201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20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发音时,在软腭和声道前段形成两处闭塞,由口腔内部的运动造成两处闭塞之间空间气压降低,声道前段快速除阻,气流从外部进入声道前段闭塞处发出的音。曾被翻译为吸气音、搭嘴音、搭嘴吸气音、倒吸气音、咂嘴音、碰击音、啧音、喌音等。

英文名称
click
曾译
吸气音、搭嘴音、搭嘴吸气音、倒吸气音、咂嘴音、碰击音、啧音、喌音等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

嗒嘴音属于非肺部(non-pulmonic)气流辅音的一种。发音机制上,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click声音准确的名称是软腭内向气流音(velaric ingressive sounds)。对click这一术语的旧译存在分歧,与对嗒嘴音的了解不够充分有一定关系。从click的种类来看,将其译为嗒嘴音相对更合适。

嗒嘴音很少作为音位在语言中系统出现,只有1%~2%的世界语言具有嗒嘴音音位,主要见于非洲南部的科伊桑语系语言。

嗒嘴音在语言使用中发挥伴随性的副语言功能,多表达某种负面或消极的情感和态度,例如反对、烦恼、激怒、愤懑、不耐烦、遗憾和同情等。嗒嘴音也可表达积极意义,例如鼓励、称赞或感慨等(汉语中的“啧啧称赞”“啧啧称奇”即表达类似含义)。在有的语言活动中,嗒嘴音表达消极情感比表达积极情感要多(例如在墨西哥裔美国人对话的英语中)。在中国西南地区的某些汉语方言中,嗒嘴音也出现于一些儿歌。据研究,嗒嘴音还可作为英语中新意群以及话轮之间的节律标记。汉语徽方言在应答时以唇齿嗒嘴音表示否定,是比较特殊的习惯。

除在语言中使用外,嗒嘴音还广泛用于催马前进(主要见于欧美地区)、成人逗弄婴儿等。世界各地的人呼唤动物时,都使用嗒嘴音,这些嗒嘴音呈现出某些共性和类型倾向。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