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学 . 语言文字 . 语音学 . 发音语音学 . 言语产生 . 音素 . 辅音 . 次要发音

软腭化

/velarization/
条目作者张维佳

张维佳

最后更新 2024-03-02
浏览 273
最后更新 2024-03-02
浏览 27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一个辅音音段发音时,舌根隆起向软腭接近,作为次要发音的现象。又称舌根化。

英文名称
velarization
又称
舌根化
所属学科
语言文字

软腭化在国际音标(IPA)中以上标的[ˠ]表示,有的教科书用叠加符号[~]表示。

软腭化反映共时语音发音时舌根后高化的过程,有时也指历时音变中的舌根后高化。英语中,边近音/l/在元音之后或词末辅音之前会发生软腭化现象。发软腭化边音时,舌体中后部隆起并收缩,舌尖也稍往后缩,例如“milk”[mɪɫk](牛奶)、“feel”[fiːɫ](感觉)中的l,可以记写为[lˠ]或[ɫ]。俄语齿龈边音在实际发音中通常都为软腭化的[ɫ̪],如:“малый”[ˈmɑ̟ɫ̪ɨ̞j] (小的)。阿尔巴尼亚语、荷兰语、苏格兰语、冰岛语、挪威语、土耳其语、威尔士语等语言都有软腭化的[ɫ]。

在有软腭化与非软腭化边音对立的语言中,软腭化边音的第二共振峰F2一般较低,音渡特征在时间顺序上也有区别,软腭边音前第二共振峰音渡较长。如图表所示。另外,爱尔兰语有软腭化和硬腭化两套对立的辅音。

美式英语发音人所发leaf(叶子)(左图)、feel(感觉)(右图)的声谱图美式英语发音人所发leaf(叶子)(左图)、feel(感觉)(右图)的声谱图

两词中的l都是软腭化形式

三种语言软腭化边音及非软腭化边音的第二共振峰值

俄语保加利亚语阿尔巴尼亚语
软腭化边音9001000950
非软腭化边音220018001550

  • LADEFOGED P.A Course in Phonetics. th ed.Boston:Cengage Learning,2006.
  • LADEFOGED P, JOHNSON K.A Course in Phonetics . 7th ed.Boston:Cengage Learning,2015.
  • LADEFOGED P, MADDIESON I.Sound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New York:Wiley-Blackwell,2003.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