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安全科学〕 . 〔基本术语〕 . 隐患

隐患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条目作者樊运晓

樊运晓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300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30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可能导致不安全事件或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英文名称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所属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隐患从性质上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具体规定: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是可能造成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30人以下,或者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含500万元)1000万元以下事故的隐患。特大安全事故隐患是可能造成一次死亡30人以上(含30人)或者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含1000万元)事故的隐患。

隐患的分类与事故分类有密切关系,根据避免交叉的原则,考虑事故起因可归纳为21类,即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水害、坍塌、滑坡、泄漏、腐蚀、触电、坠落、机械伤害、煤与瓦斯突出、公路设施伤害、公路车辆伤害、铁路设施伤害、铁路车辆伤害、水上运输伤害、港口码头伤害、空中运输伤害、航空港伤害和其他类隐患等。

隐患与危险源不是等同的概念,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重大危险源是长期或者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分生产型和储存类型。

危险源在中、英文中都有使用,而隐患只在中文中使用。关于隐患和危险源的关系,中国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隐患和危险源的含义是相同的。第二种观点认为,隐患是危险源中的一部分,即隐患是第二、三类危险源。将危险源分为第一、二、三类,第一类危险源是可能发生意外释放而伤害人员和破坏财务的能量、能量载体或有毒、有害、危险物质;第二类危险源是导致第一类危险源失控,即造成第一类危险源的屏蔽失效的各种因素,如硬件故障、人员失误或环境因素等;田水承在前二类危险源的基础上,提出第三类危险源,特指能导致第二类危险源形成的组织管理缺陷,即组织内人的行为失误,指不符合规章的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程序、组织文化、规则、制度等。第三种观点认为,危险源和隐患是不同的范畴,危险源是可能引起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的能量介质;隐患是控制能量或者能量转换的措施的失效、安全岗位能力不足、缺乏关键安全管理程序等。这个观点认为隐患使屏障失效,导致危险源释放,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 许铭.安全生产常用专用术语.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8.
  • 傅贵.事故的直接原因及危险源与隐患关系解析.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8.
  • 孟现飞.危险源概念的重新界定及与隐患关系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7.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