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煤-煤层气地质〕 . 成煤沉积环境 . 聚煤作用

聚煤可容空间

/coal-accumulating accommodation space/
条目作者邵龙义

邵龙义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16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11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位于基准面之下及沉积表面之上,可供泥炭堆积、充填并保存的空间总量。

英文名称
coal-accumulating accommodation space
所属学科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基准面是即将发生剥蚀作用的临界面。在一定地质时期,聚煤可容空间为形状和体积连续变化的空间,可以用基准面和沉积表面之间的距离度量。某一时刻的聚煤可容空间包括早期形成的可容空间、未被泥炭充填剩余可容空间和新生成的增加的空间。基底沉降速率、海平面升降、泥炭供给速率、古气候共同影响和控制着聚煤可容空间的周期性变化。不同构造背景所控制的盆地的演化特点对聚煤可容空间的产生有不同的控制作用,挤压型盆地的差异性隆起和沉降、断陷盆地的边界断层活动、坳陷型盆地整体运动产生可供泥炭堆积、聚集并保存的聚煤可容空间。由于受盆地性质、古地貌特征、构造运动、气候变化和泥炭堆积速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盆地中聚煤可容空间的变化不统一,具有分带性特征。

  • 宋万超,等.层序地层学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 王亚青,董春梅,邢焕清.可容空间的研究进展.海洋地质动态,2004,20(10):32-35.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