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煤-煤层气地质〕 . 含煤岩系 . 煤层

天然焦

/natural coke/
条目作者李宝芳

李宝芳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09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09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浅成岩浆侵入体与煤层直接接触或煤层在地下自燃经过干馏作用变成类似人工天然焦炭的天然产物。

英文名称
natural coke
所属学科
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在高温低压条件下,岩床、岩墙附近的煤中易挥发的成分受热逸散留下大量孔洞,煤即变成天然焦,其宽度或厚度一般几厘米至几米,受热温度随岩浆侵入体大小、产状、距离、成分及围岩特征而异。岩株、岩瘤等中、深成岩浆体附近的煤,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则变成石墨。

天然焦呈致密多孔的块状,灰黑色至钢灰色,色泽暗淡,坚硬,密度大,常见六方柱状节理,裂隙和气孔中容易被方解石等矿物质充填。天然焦标本天然焦标本镜下观察主要有3类显微成分:①焦化基质。由镜质组、壳质组等可熔组分转变而成,当煤受热温度达300~500℃时,挥发性气体大量析出而形成气孔,生成中间相的小球体;当温度达到500℃以上时,小球体变大,固化为具各向异性的镶嵌结构,其结构大小随煤变质程度、煤岩组成、受热温度而异。②原生成分。由惰质组和矿物质组成,受热变化小,丝质体和半丝质体变得弯曲、破碎,其弱非均质性和均质性相对明显,矿物在低温下几乎不变,500℃以上黄铁矿变成硫化亚铁(FeS)和三氧化二铁(Fe2O3)。③新生成分。煤在缺氧条件下受热分解,部分转化为液态和气态物质,运移到裂隙和空洞中固化为焦油或沥青状物质。由气相碳质物生成的小球体在反射正交偏光下显黑色十字,具对称同轴结构。沥青质热解生成的中间相小球体,直径为1~10微米,反射正交偏光下不显黑十字。

用X射线衍射法研究天然焦的结构,芳香稠核呈扁平状,芳环叠片高度小于叠片直径,且叠片直径的增长速度较快。天然焦的反射率比碳、氢含量等指标与无烟煤、贫煤难以区分,宏观和微观结构却成为主要鉴别标志。天然焦的气孔和裂隙中常圈闭着挥发性气体,加热后易燃爆,影响燃烧和利用。中国受燕山期岩浆活动影响的煤田中常发现天然焦,华东地区尤其普遍,但数量有限。煤层受岩浆侵入的影响,减少了储量,增加了开采的难度。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