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季风气候显著。冬季近地层自北向南分别盛行干冷的西北、北和东北季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盛行偏北风和寒潮的频繁爆发与南侵有密切关系,盛行风向一般反映了冷空气入侵时在地形条件下空气的流向。西部和东北地区位于大陆冷高压的不同位置,并受地形影响,盛行风向差异甚大,在西北地区盛行东北风,在东北中部地区则盛行西南风。夏季,近地面盛行风向和冬季正好相反,偏南风常长驱直入,且可扩展到北纬50°的地方;青藏高原东南部则盛行西南风。在少数地方,受局地地形的影响。常年最多风向几乎保持不变,其他风向出现的频率甚小。
就平均风速分布来看,中国大陆北方风大,南方风小;沿海风大,内陆风小;高原、山地风大,盆地、谷地风小。阴山以北、沿海和青藏高原大部地区年平均风速一般在3米/秒以上,其中内蒙古中部、新疆西北部及沿海部分地区年平均风速超过4米/秒。北纬40°以南大部地区年平均风速较小,多在2米/秒以下。四川盆地和云南南部地区风速最小,全年静风日超过40%,局部地区达70%。
中国大部分地区春季是一年风速最大的季节,其次是冬季和夏季,秋季风速最小(见表)。
中国四季和年平均风速(1971~2004) |
季节/时期 | 春 | 夏 | 秋 | 冬 | 年 |
平均风速/(米/秒) | 2.8 | 2.3 | 2.2 | 2.3 | 2.4 |
测站出现瞬时风速达到或超过17.0米/秒,或目测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则称为大风。凡一日中出现过大风现象,就记为一个大风日。中国年大风日数与年平均风速的分布形势一致,风速较大的地区大风日数较多,有三个大风多发区:①青藏高原大部,年大风日数多达75天以上,是全国范围最大的大风日数高值区。②内蒙古中北部和新疆西北部地区,年大风日数在50天以上。③东南沿海及其岛屿,年大风日数多达50天以上。此外,山地隘口及孤立山峰处也是大风日数多发区。
春季是中国大风出现最频繁、范围最广的季节。青藏高原和东北大部及内蒙古、新疆的部分地区,大风日数在10天以上,局部地区超过30天;淮河流域至关中及其以南大部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大风日数在5天以下。夏季,青藏高原大部、西北大部、华北中北部、东北西部及东南沿海一带大风日数为3~10天,部分地区超过15天;其余大部地区一般为1~3天。秋季是大风出现日数最少且范围最小的季节,青藏高原、华北、东北、西北大部和东南沿海地区大风日数一般1~7天,西藏西北部和内蒙古、青海、四川、新疆等省(区)的部分地区超过10天,全国其余地区不足1天。冬季,青藏高原大部及内蒙古、甘肃、新疆、黑龙江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大风日数一般5~10天,西藏中西部、青海南部等地超过20天;其余大部地区不足3天。
各地年大风日数极大值分布特点与年大风日数相似,有三个明显高值区:①青藏高原,达200天左右。②内蒙古中北部和新疆西北部,多为80~120天。③东南沿海及其岛屿,有80~200天。此外,受地形影响,局部地区如新疆的一些风口区和东北地区的一些孤立山峰,亦可达120~20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