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大清邮政受时代局限,尚不存在徽标的概念,当时能起到徽标作用,并被民众记忆的是邮差服装上的圆形布贴,由圆形勾边和“邮政局邮差”字样组成(图1)。1921年,中华邮政总局正式制定颁布了“嘉禾飞雁”邮政徽志,这是中国最早的邮徽,其图案由嘉禾、飞鸿、国旗等元素组成。1930年,当时的交通部重新制定邮徽,图案为白底、蓝色圆环、内置红色正方形篆体“邮”字,此标志在中国台湾地区沿用至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最初没有制定邮徽。1951年6月8日,《邮电部公报》公布邮电职工证章图案,由红底、黄色圆环和五角星样式组成,五角星中间为“邮电”,全部图案表示“人民邮电”。1965年3月,邮电部公布邮电徽标,图案为邮筒和听筒共同组成的“电”字,传达出邮电的含义。1981年6月,邮电部将1951年《邮电部公报》公布的邮电职工证章图案确定为新的邮电徽标,并于同年7月1日正式启用。
1996年9月,在中国邮政开办100周年之际,中国邮电邮政总局对外公布了中国邮政企业徽标。徽标图案是用中国古写的“中”字与邮政网络的形象互相结合、归纳变化而成,其中融入了翅膀的造型,使人联想起“鸿雁传书”这一古代对于信息传送的形象比喻。徽标造型朴实有力,以横与直的平行线为主构成,代表了秩序与四通八达;稍微向右倾斜的处理,表现了方向与速度感(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