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学 . 戏曲学 . 戏曲演出习俗 . 〔行业信仰〕

庄王

/King Zhuang/
条目作者孙红侠

孙红侠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673
最后更新 2022-01-20
浏览 2673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民间艺人供奉的戏神。又称庄王爷。

英文名称
King Zhuang
所属学科
戏曲
又称
庄王爷

庄王的原型有二。一是春秋时期的郑庄公。左丘明《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一节中记载了郑庄公掘地见母的故事。郑庄公(前743~前701)是春秋时期郑国(今河南新郑一带)的国君,掘地见母的故事实际上是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权利斗争的结果,郑庄公粉碎了其弟公叔段的阴谋又保全了自己孝子的名声。若论及与戏曲演出的关系而言,郑庄公远不如后唐庄宗李存勖和“优孟衣冠”故事中涉及的楚庄王密切。楚庄王(?~前591)春秋时期楚国的君主,名侣(又作旅)公元前613~前591年在位。这位庄王与戏曲之所以会有联系,是因为司马迁在《史记·滑稽列传》中记载了楚庄王与优孟的故事,一是优孟直言谏庄王贵马而贱人的故事,另一个就是著名的优孟衣冠的故事。虽然优孟的这种扮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装扮表演,最多只能算作是生活的模仿。但是由于优孟是以忠君的立场来劝诫君王,开“优谏”传统之先河,故而得到了历史文献的记载。“优孟衣冠”的故事也成了中国戏曲滥觞的一个传说,从这一点上来看,作为传说中庄王爷的来源,楚庄王比郑庄公更具有可信性。

但是从戏神供奉的历史、从与其他戏曲剧种供奉的戏神比较来看,庄王爷的原型更有可能是后唐庄宗李存勖。李存勖是五代时期西突厥沙陀部首领、唐朝河东节度使、晋王李克用之子。他于后梁龙德三年(923)称帝,建都洛阳,国号为唐,历史上称为后唐。在中国历史上,他是一个特别的皇帝,自幼就喜欢歌舞杂剧,做了皇帝以后,这种兴致有增无减,他与宠信的伶人同台演出,亲自装扮剧中的人物,还为自己取了一个艺名“李天下”。由于他耽于杂剧搬演、宠信伶人而荒疏朝政,导致很多伶人参与朝政,把持大权,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925年伶人郭从谦带领禁卫军作乱,庄宗李存勖在兵变中被杀。不管他做一个杂剧班头的能力是不是确实强于做一个皇帝,他这种不问朝政、耽于戏曲的做法是不能为封建道德所容的。欧阳修的《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专门记述了这位好演艺的帝王,通过李存勖“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的盛衰过程得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一论断。但是这位喜好杂剧的皇帝却因此在伶人的心中确立了高大的地位,后世的艺人将其作为戏神供奉起来,清人杨懋建等文人甚至认为庄宗李存勖是梨园老郎神的真正神主。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