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大气科学 . 天气学 . 天气系统 . 行星尺度天气系统

行星尺度天气系统

/planetary scale weather system/
条目作者李巧萍

李巧萍

最后更新 2023-05-09
浏览 954
最后更新 2023-05-09
浏览 954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影响全球、半球或洲际范围的天气系统。是天气系统的一种特征尺度种类。

英文名称
planetary scale weather system
所属学科
大气科学

20世纪40年代随着高空气象观测网的加密和观测技术的发展,把从高空天气图上发现的波长与地球半径相当的波动,称为行星尺度天气系统。其水平尺度为3000~10 000千米,时间尺度为3~10天或更长,因此必须在大尺度天气图(比如北半球天气图)上才能分析出来。这种天气系统包括世界大规模的大气环流、超长波、长波、阻塞高压、极地低涡、副热带高压、热带辐合带等。

行星尺度天气系统是制约天气过程的基本系统,在行星尺度天气系统上会叠加一系列的天气尺度系统、短波系统、中尺度系统、小尺度系统等,作为其他较小尺度系统的背景系统。行星尺度天气系统不仅影响天气尺度系统的移动速度或强度变化,同时影响不同尺度间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

影响中国降水的行星尺度天气系统主要有西风带长波槽、阻塞高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热带辐合带和高空急流等。中国大范围持续性降水的环流特征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①稳定纬向型,如华南前汛期降水、江淮梅雨和长江中下游春季连阴雨等;②稳定经向型,如华北和东北雨季降水。其共同特征是行星尺度天气系统稳定。行星尺度系统本身并不直接产生降水,而是制约影响天气尺度系统在某一固定地带活动,从而产生持续性降水。此外,它还能将南海、孟加拉湾和太平洋的水汽不断向暴雨区输送。因此,行星尺度天气系统的变动,大致决定了雨带发生的地点、强度和持续时间。

  • 朱乾根,林锦瑞,寿绍文,等.天气学原理与方法.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
  • 丁一汇.高等天气学.2版.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 伍荣生.现代天气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中国气象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气象百科全书.北京:气象出版社,2016.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