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有热辐射、热对流、相邻建筑间开设的门窗洞口面积、室外风速、建筑中可燃物的种类和数量、建筑内消防设施的设置、相邻建筑物的高度及消防队灭火时间等。
防火间距
防止着火建筑在一定时间内引燃相邻建筑,便于消防扑救的间隔距离。
- 英文名称
- fire separation distance
- 所属学科
- 公安技术
确定防火间距时主要考虑防止热辐射作用造成火灾蔓延的影响,同时应满足扑救火灾时消防车最大回转半径的要求以及节约用地的原则。
①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外墙的最近水平距离计算,当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或难燃构件时,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建筑物与储罐、堆场的防火间距应为建筑外墙至储罐外壁或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
②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相邻两储罐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储罐与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储罐外壁至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
③堆场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两堆场中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
④变压器之间的防火间距应为相邻变压器外壁的最近水平距离。变压器与建筑物、储罐或堆场的防火间距应为变压器外壁至建筑外墙、储罐外壁或相邻堆垛外缘的最近水平距离。
⑤道路、铁路与建筑物、储罐或堆场的防火间距应为建筑外墙、储罐外壁或相邻堆垛外缘距道路或铁路最近一侧路边的最小水平距离。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规定了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最小值,特定情况下防火间距可以适当放宽。当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对于通过底部的建筑物、连廊或天桥等连接的相邻建筑,应满足防火间距的规定要求。与耐火等级低于四级的既有建筑的防火间距,应按四级耐火等级的要求确定。
防火间距不足时可采取的方法主要有:①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使用性质,减少火灾危险;改变房屋的部分结构来提高建筑的耐火等级。②调整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和库房物品的贮存数量等;调整部分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③堵塞部分无关紧要的门窗,把普通墙变为防火墙。④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价值较小且与新建筑相邻的房屋。⑤设置独立的防火、防爆墙或加高围墙作为防火墙,以缩小防火间距。⑥依靠先进的防火技术来减少防火间距,如将相邻外墙用防火卷帘及水幕保护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