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热带和亚热带的丘陵或低海拔地区,中国各地均有分布,但大多数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亚洲其他地区、欧洲和北美洲也有分布。
首页
[{"ID":42422,"Name":"理学"},{"ID":65510,"Name":"生物学"},{"ID":109847,"Name":"植物学"},{"ID":109848,"Name":"被子植物"}]
. 理学 . 生物学 . 植物学 . 被子植物胡颓子科
/oleaster family/
最后更新 2023-02-11
浏览 147次
被子植物真双子叶植物蔷薇目的一科。
- 英文名称
- oleaster family
- 拉丁文名称
- Elaeagnaceae
- 目
- 蔷薇目
- 所属学科
- 生物学
常绿或落叶灌木,稀为藤本,被银白色或褐色至锈色盾形鳞片,有的有星状绒毛。单叶互生,稀对生或轮生,全缘。花单生或几朵组成腋生伞形花序或短总状花序;两性或单性,整齐,淡白色或黄褐色,具香气,虫媒花;花萼常呈筒状,顶端4裂(胡颓子属)或2裂(沙棘属),在子房上面缢缩;无花瓣;雄蕊与花萼裂片同数,生于萼筒喉部(胡颓子属),或为花萼裂片倍数,生于萼筒基部(沙棘属),有或无花盘,子房上位,包被于萼筒内,1心皮,1胚珠。瘦果或坚果状核果。花粉粒近于圆形。
本科在克朗奎斯特系统被置于山龙眼目(Proteales),并认为是该目中一个年轻的类群。在APG系统中,本科被置于蔷薇目(Rosales),共有3属,约90种,胡颓子属(Elaeagnus)为最大属。中国有2属,约70种。
在古新世地层中曾发现,被认为是胡颓子科花粉的化石。
多数种类果实含丰富的维生素、糖类和有机酸,可生食及制果酱、果糕、果汁和酿酒,如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的种仁(子叶)含油脂,油可食用及用于工业。胡颓子属还有一些种是著名的庭园观赏花木或绿篱。中国北方常以沙棘和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为固沙造林植物。
扩展阅读
- 李俊楠.山西省翅果油树发展现状及前景.林业科技情报,2018,50(2):8-10.
- 孙颖,雷小林,黄眯.国内胡颓子属研究现状——基于CNKI的文献计量分析.南方林业科学,2020,48(4):42-45.
- 王汉,乔枫.沙棘属逆境生理研究进展.北方园艺,2021(9):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