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学 . 考古学 . 新石器时代考古 . 长江下游地区 . 崧泽文化

塔山遗址

/Tashan/
条目作者蒋乐平

蒋乐平

最后更新 2023-09-24
浏览 195
最后更新 2023-09-24
浏览 19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遗址。

英文名称
Tashan
所处时代
中国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
位置
浙江省象山县丹城镇东北部
第一次发掘时间
1990
保护等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布时间
2013
批次
第七批

位于浙江省象山县丹城镇东北部,地处塔山南麓。1990年、1993年、2007年3次发掘,包含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期遗存。新石器时代遗存分下、中、上三层,分别对应河姆渡遗址二层、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三个时期,其中下层38座墓葬和中层16座墓葬是钱塘江以南迄今同时期发现的最大墓地,人骨架保存情况良好。据放射性碳素断代最早年代为距今6000年左右。2013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层墓葬可分为三组,甲组16座,集中位于墓区西南侧,墓向为东偏南,泥质红陶喇叭形豆是唯一随葬品;乙组11座,分布于墓地东北部,墓向为东或东偏北,随葬品一般为釜、盆、钵的组合,以绳纹釜为主;丙组11座,以不随葬豆、釜为基本特征。墓葬随葬陶器以夹砂红褐陶的双目式圆锥足鼎、夹砂灰褐陶的多角沿釜、泥质红陶喇叭形圈足、猪嘴形釜支子、异形鬶、喇叭形泥质红陶豆等为典型器;石器有石斧、石锛、石镞等;骨器发现有骨耜、骨锥等,骨耜带榫头。

中层发现红烧土墙房址1座,位于同时期墓地东侧,应为墓地的祭祀场所。房址朝向为南向,由红烧土墙、碎陶片铺成的室内残面、室外南面的石砌护坡组成。红烧土墙基残高1~15厘米,表面粗涩比较规整,背面粗糙,凹槽非常明显,比较整齐,红烧土应是附加在用树枝做成的简易墙体上的。东、北两墙宽0.5米,为主体墙,东墙长8、北墙残长7.5米。室内地面局部为红烧土硬结面,碎陶片铺成的室内残面位于近北墙处,碎陶片铺设均匀、平整,并分不同层面,可能为分次铺成。室内东北角有两直角相交的隔墙,与主体墙构成一长方形小间,隔墙断处似为门道。石砌护坡呈西北—东南向分布,护坡南侧(下侧)有四堆围成圈的块石。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向东偏北,均未存葬具。随葬品均为陶器,器形有釜、圈足盘、豆、罐、鼎、匜等。上层出土有竹节把喇叭形豆、鱼鳍形足鼎、T形足鼎等,属良渚文化晚期。

商周遗存分早、晚两期,早期相当于马桥文化,晚期延续至春秋战国时期。发现遗迹有红烧土建筑残迹、石砌水井、木桶形圈井等,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青铜器。陶器分夹砂陶、泥质陶、印纹硬陶,器形有扁方足、舌形足鼎,釜支子,三足盘,席纹、回形纹罐等;石器有戈、锛、斧、刀、犁、镞等;青铜器有鱼钩、戈、削、镞等。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象山县文物管理委员会.象山塔山——新时期至唐宋遗址发掘报告.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