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现代医学 . 临床医学领域 . 耳鼻咽喉学 . 耳科学 . 听力学 . 鼓膜穿刺术

鼓膜穿刺术

/auripuncture; tympanotomy/
最后更新 2023-02-10
浏览 221
最后更新 2023-02-10
浏览 221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通过刺穿鼓膜诊断、治疗中内耳疾病的方法。耳科常用的操作技术。

英文名称
auripuncture; tympanotomy
所属学科
现代医学

常用于分泌性中耳炎的诊断和治疗,通过该技术抽吸出鼓室内的积液,同时可向鼓室内注入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性药物。

适应证可有分泌性中耳炎、中耳积液及大疱性鼓膜炎患者。通过鼓膜穿刺,有治疗作用并可帮助明确诊断;梅尼埃病通过鼓膜穿刺鼓室内注射庆大霉素治疗;突发性聋也可应用此方法鼓室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

该技术由阿姆斯特朗[注]于1954年创用,虽然有可能引起鼓膜硬化(钙斑、局部增厚、萎缩等)、化脓性中耳炎、鼓膜永久性穿孔,甚至胆脂瘤等并发症,但它仍是中国国内外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最常用的方法。

外耳道起自外耳门,长2.5~3.5厘米,由软骨部和骨部组成,向内直至鼓膜。鼓膜位于鼓室与外耳道之间,为向内凹入、椭圆形、半透明的膜性结构;高约9毫米,宽约8毫米,厚约0.1毫米。鼓膜边缘略厚,称为紧张部,较松弛,名松弛部。鼓膜之结构分为三层:外为上皮层,中为纤维组织层,内为黏膜层,与鼓室黏膜相连续。为便于描记,临床上常将鼓膜分为四个象限:即前上、前下、后上、后下四个象限。

鼓膜麻醉剂麻醉鼓膜约10分钟,消毒外耳道,用较钝的专用针头在无菌操作下从鼓膜的前下或后下方刺入鼓室,抽吸积液,必要时可重复穿刺,也可根据需要向鼓室内注入治疗性药液如糖皮质激素、庆大霉素等。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并注意穿刺的位置及进针深度,以免感染或损伤内耳(见图)。

鼓膜穿刺操作示意图鼓膜穿刺操作示意图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