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现代医学 . 临床医学领域 . 耳鼻咽喉学 . 耳科学 . 听力学 . 粘连性中耳炎

粘连性中耳炎

/adhesive otitis media/
条目作者谢鼎华伍伟景
条目作者谢鼎华

谢鼎华

伍伟景

伍伟景

最后更新 2023-04-22
浏览 136
最后更新 2023-04-22
浏览 13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各种原因导致的中耳传音结构之间及其与鼓室壁之间形成纤维粘连,从而引起中耳传音系统运动障碍,产生的传导性听力损失。又称不张性中耳炎。

英文名称
adhesive otitis media
又称
不张性中耳炎
所属学科
现代医学

粘连性中耳炎是中耳炎的后遗症之一,常于儿童期发病。粘连多位于鼓室后部,鼓膜增厚或菲薄,与鼓室内壁粘连,鼓室腔部分或完全消失。听骨可单个或完全被粘连固定在前庭窗周围,纤维组织将镫骨和砧骨长脚一起包埋在前庭窗上,前庭窗或部分或完全封闭。严重者圆窗亦为纤维组织封闭。

粘连性中耳炎是既往各种中耳急、慢性炎症产生的结果。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变损伤中耳黏膜时,其肉芽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可产生新的纤维组织。分泌性中耳炎积液机化后亦可形成纤维组织,均可导致鼓膜与鼓室内壁黏膜粘连,甚至听骨链粘连固定。据统计,约半数粘连性中耳炎患者有化脓性中耳炎病史,另有半数为分泌性中耳炎的终末期表现。

组织学检查表现为黏膜下形成坚实的纤维组织,其内可有钙化或新骨形成,但钙化或骨化成分远比鼓室硬化症少。可有听骨部分吸收,听骨链中断。粘连性中耳炎与鼓室硬化症均为中耳炎后遗症,两者之间在病理学上难以区分。

主要症状为听力减退,多为传导性,少数为混合性。为中耳传音结构损害所致。内耳损害的主要原因是中耳炎性毒素透过圆窗膜进入内耳。常有耳闭或闷胀感。可有耳鸣,偶有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

包括:①耳镜检查。鼓膜明显内陷或部分粘连,严重者可见鼓膜紧张部几乎与鼓室内壁完全粘连,可有不同程度的鼓膜增厚、浑浊、萎缩、瘢痕或钙化。鼓气耳镜下鼓膜活动减弱或消失。少数有鼓膜陈旧性穿孔,穿孔边缘与鼓室内壁粘连。②听力学检查。音叉检查示传导性听力损失。纯音测听为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损失。声导抗测试为B型鼓室导抗图,少数呈C型或As型,声反射消失。咽鼓管功能测试提示不同程度的咽鼓管阻塞。

粘连性中耳炎需与鼓室硬化、耳硬化、鼓膜穿孔合并鼓室鳞状上皮化相鉴别。

粘连性中耳炎的治疗困难。如果鼓室黏膜已完全破坏,鼓室内坚实的纤维或瘢痕组织形成,手术效果并不理想。①积极预防和治疗病因。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给予足量足够疗程的抗生素治疗,防止转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应及时治疗,控制病程发展。分泌性中耳炎应及时作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或鼓膜切开,排出中耳积液,必要时放置中耳通气管。儿童腺样体肥大或鼻部炎症妨碍咽鼓管功能时,应及时治疗。②鼓室探查和鼓室成形术。手术目的是分离和切除粘连组织,清除中耳分泌物,重建中耳含气腔,恢复中耳的传音结构功能,防止再度粘连。手术中应松解鼓膜和听骨链的粘连固定,清除前庭窗和圆窗的纤维闭锁,重建鼓室含气腔。为防止再度粘连,可在鼓室内留置硅胶或聚四氟乙烯薄膜,二期手术取出。③鼓膜和听骨链广泛粘连固定,无法手术或手术后再粘连时,可配戴助听器。中耳植入式助听器如骨锚式助听器(BAHA)、振动声桥或骨桥可有效改善或恢复听力。

对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及时应用足量、足够疗程的抗生素,力求彻底治愈。积极治疗各种化脓性和非化脓性中耳炎。及时发现和早期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防止中耳炎后遗症发生。积极治疗影响咽鼓管功能的疾病。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