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曹尔堪编纂。曹尔堪(1617~1679),字子顾,号顾庵,浙江嘉善人。康熙十年(1671)季夏,曹尔堪至京师,借居吏部左侍郎孙承泽位于正阳门西的别墅“秋水轩”。此前,户部右侍郎周亮工之子周在浚(字雪客)已先居其中。某日,雨后晚凉,曹尔堪见壁间酬唱之诗,云蒸霞蔚,一时技痒,亦赋〔贺新郎〕一首,题“雪客秋水轩晓坐,柬檗子、青藜、湘草、古直”,押“剪”字韵。大宗伯龚鼎孳“携尊饯客,见而称之,即席和韵。……檗子、方虎同授餐于宗伯,亦击钵而赓焉”(曹尔堪《秋水轩倡和词纪略》)。后又南北征和,“一时名流相与争奇夺险,愈出愈工”(汪懋麟《秋水轩倡和词序》),和者纷沓,鼓荡起“词场一时之盛”(杜濬《秋水轩倡和词引》)。稍后,曹尔堪将这些酬和之作汇聚成编,名《秋水轩倡和词》。秋水轩倡和“是‘辇毂诸公’发挥影响力的一场社集性质的群体酬唱活动,也是‘稼轩风’从京师推向南北词坛的一次大波澜”(严迪昌《清词史》)。
是书通卷只用〔贺新郎〕剪字韵,以倡始人曹尔堪为首,依次为梁清标、龚鼎孳、纪映钟、徐绰、王豸来、陈维岳、沈光裕、宋琬、王士禄、龚士祯、陈祚明、张劬、曹贞吉、吴之振、汪懋麟、杜首昌、周在浚、王概、王蓍、宗元鼎、蒋文焕、冯肇杞、吴宗信、黄虞稷、张芳共26家,词176首。书前有王士禄题词、汪懋麟《秋水轩倡和词序》、杜濬《秋水轩倡和词引》、曹尔堪《秋水轩倡和词纪略序》。据书叶中缝下有“辛亥”“壬子”字样,知此书蒋文焕前刻于康熙辛亥(1671),冯肇杞以下刻于壬子(1672),署曹尔堪编,实以“雪客”(周在浚)之力尤多。今有康熙十一年(1672)遥连堂刻本。2007年张宏生主编《清词珍本丛刊》曾收录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