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学 . 现代医学 . 临床医学领域 . 急症与危重 . 急诊医学 . 中毒 . 毒蕈中毒

毒蕈中毒

/mushroom poisoning/
条目作者卢中秋

卢中秋

最后更新 2024-03-29
浏览 160
最后更新 2024-03-29
浏览 16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因采食有毒蘑菇而受到毒物作用引起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英文名称
mushroom poisoning
所属学科
现代医学

全球有毒蕈类超过2000种,每年有5万~10万人因毒蕈中毒死亡。中国已知毒蕈有435种。毒蕈中毒发病多见于6~9月,云南、广西、四川、贵州、湖南属于高发地域。误食有毒野生蕈是中毒主要原因,其中致命白毒伞、毒鹅膏菌、稀褶黑菇、毒红菇等是在中国引发中毒最常见的毒蕈类型。95%以上的死亡病例为鹅膏毒素相关性中毒。

毒蕈所含毒素复杂,其中鹅膏毒素为最常见的致死性毒素。该毒素可抑制核糖核酸聚合酶Ⅱ活性,阻止信使核糖核酸(mRNA)转录和蛋白质合成,造成迟发性肝肾功能损害。中毒临床表现与摄入毒蕈所含毒素密切相关。

超过90%的中毒患者首先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继而或可进展出现不同靶器官受累表现,临床可分为急性肝损型、溶血型、横纹肌溶解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光过敏皮炎型等。其中,鹅膏毒素中毒相关的肝损型患者起病后,消化道症状可短暂好转(假愈期),进而进展为肝肾功能损害,病死率可高达80%。

毒蕈中毒的救治主要包括尽早洗胃、催吐、活性炭吸附等治疗;致死性毒蕈中毒患者尽早接受血浆置换治疗;鹅膏毒素相关中毒患者尽早选用青霉素G、水飞蓟素、N-乙酰半胱氨、灵芝煎剂及二巯基类等解毒药物治疗;保肝、维持内环境稳定等脏器功能维护与支持治疗;对严重肝功能衰竭患者可进行肝移植治疗。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