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组合爆震发动机可应用于高超声速飞行器以及空天飞机。2001年,美国HyPerComp公司的R.穆尼帕利以及得克萨斯州大学的D.R.威尔逊等人提出了多模态组合爆震发动机概念,计划用于航天飞机单级入轨推进系统。这种多模组合态爆震包含四种不同的工作模态:
模态一:从起飞以及加速到中等超声速阶段,采用加装引射器的脉冲爆震发动机模态工作。此时脉冲爆震发动机位于来流中间,发动机的排气为主气流,而被引射的空气被称为二次流。
模态二:随着飞行速度增大,爆震室进口气流速度增大,在进口气流速度仍小于爆震波前传速度时,以反向传播的脉冲正爆震波模态工作。此时燃料以脉动的方式喷射到爆震室内的超声速气流中,混合气流向下游传播,并在某特定位置被点燃,产生的爆震波同时向上游和下游传播。向下游传播的爆震波被减弱并流入喷管,向上游传播的爆震波传播至没有燃料处解耦,解耦后的压力波速度降低,逐渐开始向后传播并最终从喷管排出。
如果爆震室来流速度进一步增加并与爆震波前传速度相等时,向上游传播的爆震波变为一道驻波;如果爆震室来流速度继续增大,向上游传播的爆震波将转变为向下游传播,这时,发动机自然地转换到斜爆震波模态。因此模态二中爆震室来流速度存在一个上限,必须小于爆震波速度。
模态三:当爆震室进口气流速度大于爆震波速度时,以稳态斜爆震波发动机模态工作。爆震室进口气流速度进一步增大时,采用引入斜劈(或中心锥体)的方法,使爆震波以斜爆震波的形式驻定在斜劈上。
模态四:当飞出大气层后,以纯脉冲爆震火箭发动机模态工作。此时进气通道关闭,利用携带的氧化剂与燃料工作。
穆尼帕利等人还研究了多模态组合爆震发动机的飞行包线及其性能。这种发动机方案的飞行马赫数范围0~25,飞行高度0~100千米,可适应于空中飞行器的各种工作状况,是具有前景的动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