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工程热物理及动力工程 . 工程热物理 . 燃烧学 . 燃烧诊断 . 气态成分测量 . 色谱法气体成分测量

色谱法气体成分测量

/chromatography gas composition measurement/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12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1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气体成分进行的测量。

英文名称
chromatography gas composition measurement
所属学科
工程热物理及动力工程

气相色谱法根据所用固定相的不同可分为两类:固定相是固体的,称为气固色谱法;固定相是液体的,则称为气液色谱法。色谱法最先在1906年由俄国植物学家M.S.茨维特提出,他发现植物色素在石油醚流动下在碳酸钙柱中实现分离,形成数条平行的色带,因此将该方法命名为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在1952年由A.T.詹姆斯和A.J.P.马丁提出,他们提出用气体作为流动相进行色谱分离的想法。

气相色谱仪测量气体成分时,气体样品被载气带入固定相色谱柱,由于固定相对各组分的吸附或溶解能力不同,各组分在色谱柱产生不同的流动速度,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彼此分离,不同气体成分先后流出色谱柱进入检测器,经过电子讯号的放大,在记录器或色谱数据处理机上描绘出各组分的色谱峰。根据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注入样品到出现成分最高峰值之间的时间)和峰面积(峰面积可用积分测定仪测定)的不同就能对样品各组分做出定性和定量分析。

利用气相色谱技术进行气体成分测量时,具有以下特点:灵敏度高,可以分析纳克级的样品;分离效率高,气相色谱法可以分离分析分配系数及沸点十分接近的混合物或同分异构体;操作简单;定量比较准确,常规分析痕量组分方面显示了极好的精度;易于自动化,方便在工业流程中使用。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