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学 . 考古学 . 新石器时代考古 . 北方地区 . 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筒形器

/barrel-shaped containers of Hongshan Culture/
条目作者郭明

郭明

最后更新 2023-08-04
浏览 245
最后更新 2023-08-04
浏览 245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中国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典型器物。

英文名称
barrel-shaped containers of Hongshan Culture
所处时代
新石器时代
所属文化
红山文化

以红陶为主,少量为彩陶器,直筒、中空无底。根据器型的差异,发掘者将其筒形器分为A型筒形器、B型筒形器、折领筒形器、短体筒形器四种类型。

A型筒形器,敛口、尖唇、斜平沿,器体高,腹微外鼓,近底部内收,底沿外撇,口底特征相近。彩陶从口部施红陶衣,其上绘黑彩。纹饰有单勾涡纹和双勾涡纹两种。出土位置以牛河梁遗址下层积石冢阶段的墓葬外侧较为明确,呈圆环状分布,是划定墓域范围的标志。

B型筒形器,敛口、口沿略外卷,器高,斜弧腹,口小底大。器表纹饰可分为三段,自口下刻划弦纹,弦纹下为一道突棱,彩陶纹饰主要见于器腹突棱下。彩陶纹饰种类多样,有双勾涡纹、垂鳞纹、对弧线三角纹等,纹饰特征变化多样,既有以同种纹饰单元连续构图,也有多种纹饰组合构图。为牛河梁遗址上层积石冢阶段的典型器物,出土位置明确者见于方形或圆形石构建筑的围墙处。除牛河梁遗址外,半拉山、田家沟、胡头沟等遗址也有发现。

折领筒形器,侈口、颈部略收,整体造型、纹饰特征皆与B型筒形器相近,集中见于牛河梁遗址第一地点,以第一地点第三建筑址出土数量最多。

短体筒形器,器矮,口部特征与A型筒形器相近,底部特征与B型筒形器、折领筒形器相似。纹饰只见平行宽带纹和菱形纹两种。出土时保存于原位者仅见于牛河梁遗址第二地点4号冢上层积石冢东砌石建筑(N2Z4B2)的外圈石墙内侧。

筒形器是红山文化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变化最复杂的陶器,其形制特征的变化与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变革相伴随,可能是社会变化的重要标志物。筒形器所展现的生产制作的特征,是红山文化晚期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的重要表现,对于了解红山文化陶器制作的专业化分工、社会组织结构与筒形器的生产和使用相关的宗教礼仪活动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彩陶筒形器牛河梁遗址出土的彩陶筒形器

  •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发掘报告(1983—2003年度).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