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应急与救援〕 . 应急准备 . 应急保障 . 应急设施

应急设施

/emergency facilities/
条目作者李湖生

李湖生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22
最后更新 2022-12-23
浏览 122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可实现一定应急功能并装备有特定设备、物资和人员的固定场所。

英文名称
emergency facilities
所属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应急设施应能提供对人员的安全保护和基本生活保障,以便开展连续和持久的行动。

应急设施的类别,包括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平台)、应急通信信息中心(站)、应急物资储备库(站、点)、应急救援基地、事件指挥所、应急集结区、应急人员营地、应急避难场所等。

应急指挥调度中心(平台):为应急行动或事件管理提供资源和信息协调与指挥的物理场所,又被称为应急操作中心(EOC),指挥调度中心等。应急指挥中心通常设立在永久性设施中,装备有通信、信息、会议、研判、决策、调度指挥等软硬件系统,通常被称为应急平台、应急指挥系统等。应急指挥中心通常按照行业领域(如消防、交通、公安、医疗卫生、安全监管、民政、地震等)、行政区划(如国家、省区市、市地、区县)、法人和组织(如企业、社团、应急队伍)等进行建设,形成互联互通的应急指挥中心网络。

应急通信信息中心(站):为应急行动或事件管理提供通信或信息保障的固定设施。一般装备有通信信息机房、通信调度平台、信息融合与集成平台、保障技术队伍等。如美国在各州设立信息融合中心,将执法、情报、应急管理、公共卫生和其他机构以及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信息和分析人员,汇聚在一起,以对所有可用国土安全情报信息进行评估和合理利用。

应急物资储备库(站、点):专门负责储备、管理、调配、补充、更新应急物资的仓库或站点,如中央救灾物资储备库。应急物资通常以实物形式储存在仓库中,当突发事件发生后,尤其是大规模突发事件初期,应急物资储备是突发事件应对的主要物资来源,对于拯救生命、控制灾情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应急物资储备以政府储备为主,实行分级、分类负责的制度,储备物资及储备库运行管理所需资金一般列入各级财政预算。一些大型企事业单位、社团组织、基层社区也建设有一些不同类别的应急物资储备库或站点。

应急救援基地:为应急救援队伍提供培训、训练、演练、装备器材储备和维护、生活保障等所需场地与设备设施的固定场所,如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等。城市消防站、矿山救护队等的驻地也是一种应急救援基地,它们是应急救援人员工作训练和执勤备战的场所。一般由综合楼及训练场所构成。综合楼底楼为车库,上方为应急救援人员住宿、办公场所;训练场一般由田径运动场及各种专业训练设施组成。

事件指挥所:现场事件指挥部和应急管理组织所在地。事件指挥所通常位于事件发生地或其附近,是实施现场指挥、战术行动控制的地点。事件指挥所需要配备必要的通信、信息、会议、研判、决策、指挥、生活保障等设备设施。事件指挥所可设立在现场附近的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救援基地、公共设施、宾馆饭店等,对于一些偏远的事件现场,也可以采用移动式应急指挥车、移动式宿营车等。

应急资源集结区:临时安置到达现场的应急人员、物资、装备等的场所,由现场指挥部选址设立。集结区应可提供临时的饮食、燃料和卫生服务,登记、存放及清点暂时不分配的应急资源。

应急人员营地:为现场应急人员提供餐饮、睡眠和卫生设施的场所,一般也可提供少量的设备维修和服务。营地通常与事件指挥所分开设置,一般在事件指挥所周围像“卫星”一样排列,以便最好地支持事件的应急行动;根据行动要求的变化或出于安全防护考虑,营地地点可能会根据情况进展而改变。

应急避难场所:为了人们能在灾害或事故发生后一段时间内,躲避由灾害或事故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建设或指定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所。又称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防灾避难场所”等,简称“避难场所”。避难场所的主要功能包括:①避险避灾,在抗震、防洪、防火、防风等设防标准方面比一般建筑和设施要高,对于一些特殊灾害或灾难,如空袭、核生化爆、传染病等,更有特殊要求;②生活保障,要求避难场所具有饮食、供水、供电、医疗、住宿等基本生活保障条件。根据所配置的设备设施和规模的不同,避难场所被划分为临时避难场所、固定避难场所和中心(区域)避难场所等类别。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