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法国布雷斯地区布尔格(Bourg-en-Bresse),卒于巴黎。早年在布尔格和里昂(Lyon)跟随耶稣会士学习,后被送往巴黎学习法律。在巴黎期间,跟随J.-N.德利勒(Joseph-Nicolas Delisle,1688~1768)和P.-C.勒莫尼耶(Pierre-Charles Le Monnier,1715~1799)学习天文学和物理学知识。1751年,经勒莫尼耶推荐,前往柏林参加由拉卡伊组织的月球视差测量活动。在那里,结识了L.欧拉(Leonhard Euler,1707~1783)等知名学者,并成为柏林科学院的成员。1753年返回巴黎后,成为法国科学院成员。次年,在德利尔的帮助下,在卢森堡宫(Luxembourg palace)开始了长达10年的天文观测,用测日仪测定了太阳和月亮的直径。1758年,与N.-R.勒波特(Nicole-Reine Lepaute,1723~1788)一同帮助法国天文学家A.克莱罗(Alexis Clairaut,1713~1765)计算1682年彗星(IP/Halley)回归的日期,次年发表了一组关于该彗星的算表。1760年,担任《时代知识》(Connaissances des temps)的编辑。一年后,在卢森堡宫观测了金星凌日。1762年,接手德利尔在皇家学院(Collège Royal)的天文学课程教学。两年后,出版《天文》(Astronomie),对后世天文学家产生重要影响。1768年,德利尔去世后,成为皇家学院天文学讲席教授(chair)。
1769年6月3日观测金星凌日时,拉朗德改进了德利尔计算太阳视差的方法。第二年,他将太阳视差由8.5″订正为8.75″。1783年,他决定编制一份5万颗恒星的星表,观测数据来自他的学生达格列特(Dagelet)在比利时皇家军事学校(École militaire)所做的天文观测。1795年,拉朗德成为巴黎天文台(Paris Observatory)台长。1801年,他在《天文历史》(Histoire céleste)中公布了自己的星表,被奥地利天文学家H.W.M.奥伯斯(Heinrich Wilhelm Matthias Olbers,1758~1840)称为18世纪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
拉朗德对天文学史和普及天文学知识也有兴趣,在《知识的时间》做编辑时曾撰写过前一年的天文学大事记。他还为《方法论百科全书》(Encyclopédie méthodique)编写过天文学条目,参与出版了拉卡伊、J.拉姆斯登(Jesse Ramsden,1735~1800)、布格(Bouguer)、J.弗拉姆斯蒂德(John Flamsteed,1646~1719)等诸多科学家的著作。作为一名教师,他培养出了包括J.-B.德朗布尔(Jean-Baptiste Delambre)、P.梅尚(Pierre Méchain,1744~1804)、G.皮亚齐(Giuseppe Piazzi,1746~1826)等在内的出色天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