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萨马拉省,卒于莫斯科。出身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位古斯里琴手,迫于生计,父子二人常到村里下等小酒馆卖艺,其间偶尔有人教他识几个字。自传体小说《透过体制》(1901)讲述了作家苦难的童年生活。16岁时斯基塔列茨进入师范中学学习,但不久被校方以“思想危险”为由开除。曾当过唱诗班歌手,后来在地方自治局和法院当过抄写员,参加过俄罗斯少数民族巡回演出合唱团。1889年加入萨马拉省高级教会合唱团,与此同时开始为当地报刊撰稿。
斯基塔列茨极富写作天赋,两年内共创作了近两万首诗歌。这些诗歌文笔流畅、寓意深刻,针砭时弊,深受读者喜爱。1903年,斯基塔列茨出版了第一卷短篇小说及歌曲集,随后又整理汇编了一系列诗歌和短篇小说,其中包括名篇《蜡烛头》(1906)。20世纪初,斯基塔列茨与歌唱家F.I.夏里亚宾和作家L.N.安德烈耶夫等人成为作家M.高尔基领导的文学团体的主要成员。1921年,斯基塔列茨周游远东地区并于同年在赤塔开办报业。1922年侨居中国哈尔滨,哈尔滨剧院上演他的剧本《自由逃民》时他在现场。1924年,以《哈尔滨之声报》记者的身份到澳大利亚工作。从1928年起,在苏联的《红色处女地》杂志工作。1934年夏天返回莫斯科。
斯基塔列茨的诗歌色调鲜明,韵律和谐悦耳。他能将音乐、歌曲融入小说和诗歌中,以宁静的内涵来表达质朴的情感。其创作基本由两大主题构成:对古斯里琴手表演的精心刻画和对准知识分子命运的真诚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