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节肢动物门 . 节肢动物门 . 昆虫纲 . {半翅目} . 粉虱科 . 温室粉虱

温室粉虱

/greenhouse whitefly/
条目作者闫凤鸣

闫凤鸣

最后更新 2023-06-10
浏览 187
最后更新 2023-06-10
浏览 187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半翅目粉虱科蜡粉虱属的一种。

英文名称
greenhouse whitefly
拉丁文名称
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
​半翅目
粉虱科
蜡粉虱属
所属学科
生物学

全世界广泛分布,中国东北、华北、华东和西北地区普遍发生。

卵。长0.22~0.26毫米,宽0.06~0.09毫米,表面覆盖有较明显的蜡粉,初产时淡黄白色,后逐渐变黑褐色,孵化前可透见2个红色眼点。

若虫。共4龄,椭圆形,扁平。1龄有发育完全的胸足和触角,可爬动,尾部有2根长的刚毛;2~4龄均固定取食,胸足和触角消失。若虫边缘有许多长短不一的蜡丝。

蛹壳(图1、图2)。椭圆形,白色或淡黄色。长754微米,宽480微米。背盘区不与亚缘区分开,亚缘区有许多乳突排成一圈,乳突数目超过60个。其中有6对或5对较大的乳突,乳突内圈有蜡腺分泌孔分布。背盘区有3对或4对乳突,远较亚缘区的大,皿状孔心形,侧面内缘具不规则齿。盖片覆盖孔的1/2。舌状突三叶草状,具2根端刚毛。

图1 温室粉虱伪蛹图1 温室粉虱伪蛹

图2 温室粉虱a 蛹壳  b 皿状孔图2 温室粉虱

 成虫(图3)。雄成虫体长约1.3毫米,雌成虫体长约1.5毫米,淡黄色。触角7节,各节有10个环纹,末端具1根刚毛。复眼哑铃形,红褐色。翅覆盖白色蜡粉,停息时左右翅合拢平覆于腹部上,不呈明显的屋脊状。雄虫腹末的黑色阳具明显。

图3 温室粉虱成虫图3 温室粉虱成虫

植食性,寄主植物广泛,中国已知70科270种,主要包括蔬菜和花卉等园林植物。

一年可发生十余代,在中国北方,冬季在室外不能存活,以各虫态在温室越冬并继续为害。成虫羽化后1~3天可交配产卵,平均每雌产卵142.5粒。繁殖的适温为18~21℃。

在北方温室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且世代重叠。春暖时从温室内向露地迁移为害,9月份以后开始向温室迁移。

除科学合理施用农药外,还要注重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的综合运用。农业防治主要可以采用培育无虫苗、间作轮作、选择抗虫品质等措施。物理防治措施采用黄板诱杀、低温杀虫、高温闷棚等。丽蚜小蜂、草蛉等是温室粉虱捕食性天敌,可以利用其控制虫量。

  • 李祖萌,李兆华,徐汝梅.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的研究:形态、生物学特性及各虫态的历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0(Z1),137-150.
  • 王子清.温室中常见粉虱的识别.昆虫知识,1979(4),171-173.
  • 杨平澜.从温室粉虱谈植物检疫.昆虫知识,1981(2),69-71.
  • MARTIN J H, MOUND L A.A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world’s whiteflies (Insecta: Hemiptera: Aleyrodidae).Zootaxa,2007(1492),1-8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