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学 . 安全科学与工程 . 〔安全系统工程〕 . 安全控制工程 . 安全防护措施 . 工程控制措施

工程控制措施

/engineering control measures/
条目作者钱新明

钱新明

最后更新 2024-10-20
浏览 210
最后更新 2024-10-20
浏览 210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应用工程技术的措施和手段(如密闭、通风、冷却、隔离等),控制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使作业环境中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降至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容许的范围之内。

英文名称
engineering control measures
所属学科
安全科学与工程

加强对危险的管理,其根本方法就是系统地研究、探索危险发生、发展的规律,在认识、掌握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对危险大管理,使事后应急变成事前控制。如果没有系统地去评价危险,就可能出现危险分析不到位、漏项、评价不准确等问题,最终导致采取措施不当,难以达到预防控制事故的目的。

根据能量意外释放理论,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害。这类危险常见的如使人体或物体具有较高势能的装置、设备、场所,各种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等。运用工程控制的理论可以做到对这类危险的系统控制。

工程控制论原来只是被用来控制军备工程,后来被广泛运用到工业界,其理论的成熟以中国科学家钱学森的《工程控制论》一书的出版为代表。工程控制论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控制系统分析的基本方法、线性系统参数设计、协调控制、最优控制理论、离散控制系统、分布参数控制系统、随机输入作用下的控制系统、自寻最优点的控制系统和逻辑控制与有限自动机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自动控制技术在军事装备和工业设备中开始应用,实现了对某些机械系统和电气系统的自动化操纵。20世纪30年代末,美国、日本和苏联的科学家们先后创立了用仅有两种工作状态的继电器组成的逻辑自动机的理论,并被迅速用于生产实践。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由于解决空间技术控制问题的需要,工程控制论开始探讨多输入、多输出、高精度和参数时变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问题。60年代初,美国科学家R.E.卡尔曼等人把量子力学和稳定性理论中常用的“状态空间”概念引入工程控制论,揭示出复杂系统实现最优性能指标的控制规律,使工程控制论面目一新。70年代后,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和生产过程的高度综合自动化,带来控制思想、手段、方法的迅速更新,从而促进了工程控制论的进一步发展。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来分析生产过程,生产场所和作业活动基本上是能量及其能量载体构筑的世界。能量在生产场所存在或表现的形式主要包括机械能、热能、电能、化学能、原子能、辐射能、生物能等。大多数事故都是能量转换的结果。例如2010年7月,大连新港中石油输油管管道爆炸,是由于当时在油轮已经卸完油以后,陆地上的操作人员还在继续往油管里加添加剂,致使添加剂引起了明火,造成能量转换,导致一个900毫米的输油管发生大火,大火顺着输油管直接通到了103号油罐,再次造成能量转换,引发爆炸。故了解生产作业场所和活动中的能量形式,掌握其运行规律,分析其可能发生的能量横流及转换规律,是预先进行危险性分析、危险性辨识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制造业由于产量大、能源和物料高度集中,生产指标要求严格的大型连续化装置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在国际性能源紧张的情况下,严格控制危险源,实现生产自动化、最优化运行,就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任务。

现代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引入,为企业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工具。但是,工程控制理论的应用,必须满足相关条件:①控制对象须有精确的数学模型或对其动态特性有充分的了解;②要有可靠的信息和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法;③要有适于在线应用的自动化工具、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对于一个复杂的工作系统,即使有了精确的动态数学模型和控制算法,要实现完善的工程控制也是相当有难度的。

  • 黄杰.图解安全管理一本通.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