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的法律法规通常针对不同的危险和威胁情形,规定了许多需要编制应急预案的情形。一个企业或一个区域通常存在多种危险和威胁,因此需要编制多种不同的应急预案,以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为了减少重复工作,一些国家允许使用包含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预案内容要素的综合应急管理预案,来同时满足各种法律法规对编制应急预案的要求。
综合应急预案
一个单位或一个区域对所面临的突发事件风险进行综合考虑,所编制的适用于所有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应急行动方案。
- 英文名称
- comprehensive emergency plan
- 所属学科
- 安全科学与工程
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FEMA)2010年发布的《综合应急准备指南101:制定并维护应急预案》(CPG-101)(第2版),描述了制定应急行动预案(EOP)的步骤、可能的预案结构,以及基本预案及其附录的组件,为各级应急预案编制者(规划者)提供了编制应急预案的详细指南。该指南推荐的预案格式基本都适用于综合应急预案的编制。一个综合应急预案通常包括一个基础预案、一组功能附件、一组灾害或事件专门附件。以传统功能性格式应急预案为例:
基础预案。描述辖区应急准备和响应战略的概况,包括预期的灾害和威胁,机构的角色与责任,并解释辖区如何保持预案的更新。
功能附件。是有关各种使命相关功能(通信、损害评估、消防、搜救等)的规定,描述参与功能提供的相关组织的行动、角色和责任。功能附件讨论在事件发生之前、之中及之后,辖区如何管理功能,并明确执行该功能的机构。但是,每个功能附件只涉及可用于所有突发事件的一般策略。
灾害(威胁、事件)专门附件。描述用于管理特定灾害、威胁或事件的政策、情形、行动路线(CONOP)和责任。它们解释针对一个特定灾害(威胁、事件)所使用的独特的应对策略,而已经在功能附件中概述过的通用策略就不再在灾害(威胁、事件)专门附件中重复。附件中所包含的灾害类别根据灾害分析和风险评估结果而定,例如飓风/强烈风暴、地震、龙卷风、洪水/溃堤、危险品事件、放射性事件、生物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等。
2016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将生产经营单位应急预案分为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其中,综合应急预案,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为应对各种生产安全事故而制定的综合性工作方案,是本单位应对生产安全事故的总体工作程序、措施和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生产经营单位风险种类多、可能发生多种类型事故的,应当组织编制综合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应当规定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应急预案体系、事故风险描述、预警及信息报告、应急响应、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等内容。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发布的《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20),企业综合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要素如图所示。
条目图册
扩展阅读
- 刘铁民.应急体系建设和应急预案编制.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 李湖生.美国企业应急预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1):6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