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理学 . 生物学 . 动物学 . 节肢动物门 . 节肢动物门 . 昆虫纲 . {半翅目} . 粉虱科

粉虱科

/whitefly/
条目作者闫凤鸣

闫凤鸣

最后更新 2023-06-10
浏览 156
最后更新 2023-06-10
浏览 156
0 意见反馈 条目引用

半翅目的一科。

英文名称
whitefly
拉丁文名称
Aleyrodidae
​半翅目
所属学科
生物学

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大动物区的小型植食性刺吸式口器昆虫。 

全世界共记述3亚科161属1556种,以及4个化石种。3个亚科分别为原脉粉虱亚科、三爪粉虱亚科和粉虱亚科。中国共记载2亚科47属233种。

名称来源于其颜色和体形。粉虱成虫身体和翅上都密被白色蜡质分泌物,呈“粉”状,大部分为白色;“虱”形容其体形微小,一般1毫米左右,最大不超过3毫米。寄主植物很广泛,最早记载的主要寄主植物是木本植物,后来相继在草本植物、农作物、果蔬及杂草等植物上发现。

属于渐变态类昆虫,个体发育经历卵、若虫和成虫3个虫期。若虫共4龄,通常人们将4龄若虫称为伪蛹或拟蛹(pupal case)。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年可以繁殖11~15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粉虱的很多种类的分布北移,特别是北方保护地和温室的发展,使得温室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和烟粉虱Bemisia tabaci)B生物型(中东-小亚细亚1隐种)和Q生物型(地中海隐种)等入侵种类可以在中国北方保护地常年发生,常见世代重叠现象。成虫及卵不规则散布在叶片背面(叶正面少见)。卵椭圆形,初生时淡黄色,以后颜色逐渐加深,孵化前变为黑褐色,具1个小柄,以柄垂直插入叶片中,固着在叶面上。1龄若虫具有较长的触角和足,可在叶片上移动,较活跃。2~4龄若虫的触角和足退化,固着在叶片上取食为害,不再活动。4龄若虫又称“伪蛹”,这种称谓暗示粉虱的变态与其他半翅目昆虫不一样,类似于全变态。

粉虱对寄主植物的为害主要有3种方式:①取食汁液,影响生理代谢。②传播植物病毒,给农作物、果蔬生产带来严重损害,甚至引起绝收。③分泌蜜露,招致灰尘污染叶片和霉菌寄生,对蔬菜和花卉品质的影响尤为严重。

农业防治主要包括培育无虫苗与选择抗性品种、田园清洁、利用趋避植物和吸引植物相结合的“推—拉”策略等。物理防治可以选择黄板诱杀、高温闷杀、使用防虫网等。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寄生蜂、捕食性天敌、病原真菌等天敌。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MARTIN J H, MOUND L A.A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world's whiteflies (Insecta: Hemiptera: Aleyrodidae).Zootaxa,2007,1(1492):1-84.

相关条目

阅读历史

    意见反馈

    提 交

    感谢您的反馈

    我们会尽快处理您的反馈!
    您可以进入个人中心的反馈栏目查看反馈详情。
    谢谢!